李克强再提“过紧日子” 习李两头跑释何信号

人气 14197

【大纪元2022年08月17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静报导)中国经济疲软,财政收入再爆下滑。中共总理李克强在深圳召开6省负责人座谈会,要求完成财政上缴任务,并再提“过紧日子”。同时,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到辽宁省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习李消失半个月后露面,一北一南跑,引关注。

财政收入跌9.2% 李克强催四省完成财政上缴

中共财政部今天(17日)公布,全国财政收入跌9.2%,支出增长6.4%。
听新闻:

powered by Sounder

(听更多请至“听纪元”平台)
从收入端看,今年首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2.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年下降9.2%,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万亿元,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5万亿元,下降7.6%。

而在支出一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8万亿元,按年增长6.4%。

此外,中国7月经济增长全面下滑,消费、投资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均逊市场预期,特别7月青年失业率19.9%再创新高;上半年GDP仅年增2.5%。中共央行15日调降中期借贷便利(MLF)等两项关键利率,以支撑疲软的经济。

就中国经济局势,昨天(16日)李克强在深圳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包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四川6省省长以及广东省委书记李希参加。

李克强在会上促经济大省“挑大梁”稳经济,他说,6个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占全国的45%,市场主体数量占全国4成以上,贡献了40%以上的就业。6省进出口和利用外资都接近全国的6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李克强还说,6省里4个沿海省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超过6成,催促“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时事评论员王赫17日对大纪元表示,今年中国经济风雨飘摇,财政收入自然大滑,收支缺口大增。当局要维持局面,只有加大对经济大省的压力,要其“挑大梁”。这可是个政治任务。

李克强说,稳经济也是稳财源。各省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多想办法促消费”等。

李克强没提上海 多个经济大省陷停电限电困境

不过,李克强这次没有点名“上海”,以往上海财政上缴全国贡献最大。但上海此前封城两个月,经济增长全国垫底,GDP增长成负数。而上述经济大省的江苏、浙江、四川目前正处于停电限电困境。

据陆媒报导,四川、重庆近日相继启动“限电”,浙江、江苏等地亦陷入电荒,部分厂区亦已经“拉闸”,浙江宁波三千三百多家企业调整生产作业时间,在用电高峰时暂停生产。

入夏以来,中国出现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极端高温天气,多省遭遇60年来最强热浪。8月17日,中央气象台已经第六天发布高温红色预警。而长江水位61年最低几乎断流,汛期变成干枯期。

国家电网表示,用电负荷大幅增长,五个区域电网和19个省级电网负荷屡创新高。

王赫说,经济大省的日子并不好过,上海财政首次负增长,怎么办?地方中央的讨价还价是免不了的。

中共财政部数据上个月披露,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计近9.8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从增幅来看,2022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比上年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增幅为近年来最高。

王赫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区域差距正在扩大,区域间的矛盾也在加大,经济大省政治影响力上升,势必激化省与省之间的矛盾,习当局的掌控力面临挑战。

北戴河会议结束 习李两头跑释何信号?

此时正是风传的北戴河会议刚刚结束,7月31日后7常委集体消失了半个月。

李克强从昨日(16日)起,一连两日在经济重镇深圳考察。考察期间,李克强专程到莲花山公园瞻仰邓小平铜像,并献花篮,演讲“黄河长江水不会倒流”。

而同日,习近平北戴河会议后第一站是前往辽宁锦州,在经济较差的地区提倡“共同富裕”,并考察辽沈战役纪念馆。此时正值台海紧张时刻,中共在台海发起一波波的军演,恐吓台湾也威胁西方。

诡异的是,党媒16日当天报导了李克强去深圳,今天(17日)才报导习近平去辽宁。

此前盛传习李两人意见不合。习近平坚持“清零政策”,如今又考虑台海危局“国共内战”?而李克强要“稳经济”,多方分析认为这无法兼得,再次显示两人不同调,中共内部矛盾难解。

对于李克强的经济措施,王赫认为,习当局可能会给经济大省领导人一些补偿,因为二十大召开在即,人选是可以商量的。由此,中共政局可能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沿海省份、经济大省的政治影响力将会加强。

但王赫说,省和省之间的矛盾是刚性的,“诸侯经济”在中国根深蒂固,习近平提出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直步履蹒跚,省际平衡一直是个难点,今后有戏看的。

责任编辑:胡宇龙#

相关新闻
周晓辉:李克强在全球企业家对话会上透信息
李克强称经济增幅低可接受 专家剖析原因
李克强一周三谈稳就业 官媒称打零工将达4亿人
北戴河会议后李克强现身广东“救经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