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爆丑闻 在中国环保项目被指造假 损失惨重

人气 2250

【大纪元2024年06月13日讯】(大纪元记者王亦笑德国报导)德媒近期爆出,德国大量的所谓在华环保项目,实际根本就不存在。但这些项目却通过了德国著名检测机构的认证,并且德国消费者也必须为其买单,消费者在加油站加油时或者购买取暖油时就自动为其付款。德国联邦环境局局长证实了这一指控。

德国企业在华气候保护项目明显存在大规模造假行为。据德国议会新闻办公室称,联邦环境局(UBA)局长德克‧梅斯纳(Dirk Messner)周三(6月12日)在联邦议院环境委员会证实了相应指控。这些指控涉及所谓的上游减排项目(UER)。

自2020年起,德国企业被允许在中国运营气候保护项目,以实现其法律规定的气候目标。联邦环境局认证的大多数项目都是为了减少石油生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作为回报,公司会收到可以抵消自己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证书。据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欺诈行为可能给企业造成的损失高达45亿欧元。这起丑闻正日益成为德国最大、可能也是最严重的欺诈案件。

根据德国电视二台的披露,德国资助的国外减排CO₂的生态项目可能只是骗局,德国认证机构的测试和验收也是伪造的。其中一个例子是:德国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个所谓的气候保护项目,记者走访发现那里只是一个废弃的鸡舍,而德国人却要为其缴纳约8,000万欧元的气候税。

德国首都生物能源办公室估计,中国还发生了六十多起类似的案件,德国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转型损失可能超过45亿欧元。经过几个月的犹豫,德国联邦环境局直到5月才联系检察院和外交部,请求中共当局提供行政协助。

联邦议院气候政策发言人安雅‧维斯盖博(Anja Weisgerber)批评道,“德国当局的不正确认证和草率做法不仅导致了可怕的财务损失,而且还使人们对国外气候保护项目失去了巨大的信任。”

德国消费者为虚假项目付费

德媒指出,对于石油公司的气候保护要求是欺诈的核心。公司有义务逐年减少汽油和柴油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联邦政府设定了削减配额。为了满足这些要求,仅将5%或10%的生物燃料混合到E5和E10燃料类型中已经不够了: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石油跨国公司的一种选择是为国外石油和天然气生产中的二氧化碳减排措施提供资金。例如,它们可以过滤掉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伴生气。通过这种“上游减排”(简称UER),它们可以完成五分之一的温室气体配额。

石油公司还可以从项目赞助商那里购买证书,证明对炼油厂或生产系统进行了新的气候保护投资。此费用将转嫁给加油站的燃油价格。

大多数司机不知道,加油时,除了根据《燃料排放交易法》(BEHG)缴纳二氧化碳税外,还要支付所谓的温室气体配额的合规成本,他们还得为虚假项目付费。

目前75个UER项目已获得联邦环境局(UBA)和德国排放交易局(DEHST)的批准,几乎全部在中国,尽管中国的石油产量仅占全球的5%。

但这并没有引起德国监管当局的怀疑。在与中国的侦查机构合作后,生物能源公司认为75起案件中的62起有很强的欺诈嫌疑。在其它12个案例中,数据情况仍不清楚。生物能源办公室主任桑德拉‧罗斯泰克(Sandra Rostek)表示,“在计入德国温室气体配额的75个项目中,我们只发现了一个不可疑的项目。”

未来,德国将不得不进口大量“绿色”燃料,包括氢和电子燃料。能够在交货国检查产品是否真正以气候中和的方式制造至关重要。这不仅仅影响燃料,这也取决于进口商品的可信认证。

但独立控制显然是不可行的,北京当局不允许外国官员进入该国进行控制。就在去年,一桩涉及从中国进口标签错误的生物柴油的丑闻登上了头条新闻。这起新的UER欺诈案是两年内的第二起案件。

人们希望保护欧洲工业免受大量廉价且所谓的“绿色”中国进口产品的影响,但这种保护很容易被伪造的证书所破坏,这危及政府和欧盟委员会的气候战略。中小企业废物燃料协会的德特勒夫‧埃弗斯(Detlef Evers)说,“人们对控制系统失去了极大的信任。如果没有人确信有公平竞争,他们不会投资,然后你就可以忘记整个能源转型。”

联邦议会小组环境法报告员克里斯蒂安‧赫特(Christian Hirte)认为,“联邦环境局和联邦环境部彻底失败了。联邦环境局局长梅斯纳和负责(联邦环境的)部长莱姆克(Steffi Lemke)要么默许了这些条件,要么他们没有自己的意愿。”如果事实证明“梅斯纳局长和莱姆克部长无法提供完整信息,他们将不得不问问自己是否是执行这项任务的合适人选”。

责任编辑:周仁#

相关新闻
德国入籍人数超过20万 达25年来最高水平
德国性暴力犯罪案激增 政要吁打击非法移民
德国警察遇刺身亡 总理吁遣返重刑犯回阿富汗
德国防部长提出新兵役制 要求做好战争准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