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发师》停拍 姜文首次就剧组矛盾正式表态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12日讯】据中华网报道,1月11日姜文首次就电影《理发师》剧组的矛盾发表了如下表态:

电影《理发师》停机待拍。导演和主创撤离外景地。遵照各投资方之约定我们一直保持沉默。但十多天来社会舆论沸沸扬扬,各类揣测议论颇多,有影响事件顺利解决之趋势。在征得投资方同意后,我在此说上几句话:

  从2002年7月起我接受陈逸飞先生的邀请和投资方的委托参加电影《理发师》之前期筹备和影片摄制工作,担任主演和监制。并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协助投资方和导演为摄制组组织改编剧本。推荐了述平、张人捷等小说家先后担任对凡一平原作《理发师》的改编工作。组织主持所有的剧本讨论会。并遵照部、局领导的意见对剧本进行多次的修改,直至电影剧本顺利通过审查投入拍摄。

  二、为投资方和导演推荐、选定主创人员。他们是:监制兼制片主任赵一军,编剧述平、张人捷,摄影师谢征宇,美术师曹久平,录音师吴凌,照明师亢晓天,剪接师张一凡,化妆师袁斌。演员周韵、刘利年、杨宇婷、宫路佳具等等。

  三、与上述艺术家一同协助导演完成了外景地的初选、复选和审定。完成了影片大量服装特别是各类相关军服的研究、设计和制作。

  以上工作均得到各投资方和导演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在长达四个月期间摄制组并未发生过任何导致工作中断的矛盾。争论乃至争吵是有的,但都是在热烈友好的气氛中。陈先生有话,“所有人都特别敬业!”并多次感谢和赞扬大家。根本不存在所谓“姜文处处安插自己的‘亲信’”的说法。上述艺术家多是为中国电影贡献过才华的一流专家,他们的到来是得到各投资方和陈先生的认可和正式邀请的,并且已为电影《理发师》付出了数月的艰辛劳动。他们的劳动果实刻在已拍好的底片上。大家也为此感到欣慰和骄傲。

  2002年11月至12月底的外景拍摄中,我们仍保持原有的热情进行着紧张而热烈的工作。主创和男女主演的工作多次得到导演的肯定。我们当然难以忘记监视器前的导演陈先生那阵阵热烈而满意的掌声!难以忘记看完样片后陈先生的三个字“非常好!”……

  作为监制和主演,为向各投资方和导演及未来作品负责,我努力在拍摄中杜绝所有与拍出一部优秀电影和专业操作相违背的一切隐患。在此情况下我们都有可能会产生急躁情绪,也谈不上多大的是非,更谈不上谁给谁道歉的问题。我认为愿望只有一个:拍摄出一部优秀电影!

  直到2002年12月28日摄制组主创会议上为工作发生了较大争论后,大家包括陈先生均表示可以继续葛优、周韵婚礼那场戏的拍摄。然而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陈先生走了……回北京了……我们陷入茫然……之后我们接到投资方的指令,主创们才集体急飞北京,连行李都没带,准备向投资方说明情况后当晚返回继续拍摄。可是事情却出乎我们的预料……

  我们遵照了各投资方和有关领导的指示——保持了沉默,不对媒体和外界发表任何言论,以促进事情迅速向本来可以好的方向发展。在此期间我与在京各投资方保持着密切联系,多次参加会议讨论解决方案。甚至设法与导演取得联系。韩厂长三平也多次召开多方紧急会议积极将事态朝顺利的方向推进。绝没有“投资方紧急寻找姜文”的事情发生。

  我始终认为:为拍摄一部优秀电影而争论甚至争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不吵不闹的摄制组不一定出好活儿。吵吵闹闹的摄制组才有生机,才可能出作品。其实很简单。未来的作品会说明一切。

  从第一次由韩厂长三平介绍,接受陈逸飞的邀请,我们大家就为他作为成功画家竟对电影有如此热情而感动着。我们希望陈先生能让我们这种感动继续保持下去。我赞成陈先生在《北京晚报》上的观点——“我始终认为和姜文之间是处于创作中的磨合,磨合和矛盾绝对是两个概念。”目前,影片投资已花费过半。样片质量完好。为投资方,为作品,为大家已付出的努力,为未来的观众,我希望结束眼前的状态,迅速恢复拍摄。是的,我们始终抱有拍摄出一部优秀电影的美好愿望。我初衷未改。过去、现在和将来都一样。我相信我们和陈先生也都一样。为了这个初衷,我们付出过!我们还将继续付出!

   姜文
   2003年1月11日星期六于北京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为角色增重15公斤 黄晓明领奖时激动手抖
任嘉伦官宣解约A股上市公司 消息登热搜榜首
那英《歌手5》排名垫底 网友错愕 疑是“剧本”
章子怡携4岁儿参加戏剧节 孙红雷论辈分引爆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