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也引起营养不良

人气 2
标签:

对营养不良症,人们往往容易从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等饮食上寻找原因,却常常忽视药物性营养不良的因素。其实,用药不慎也是引起营养不良的重要因素,因而长期大量使用某种药物的病人,若出现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应该积极从药物上追根溯源。

阿斯匹林促进维C排泄

有些药物作用于肠道,阻碍食物消化吸收而导致脂肪性腹泻、水盐代谢紊乱等。如新霉素、氨基水杨酸钠等可引起维生素 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巨细胞性贫血,新霉素还可使肠道内的脂肪和钾、钠、钙、磷等元素的排除增加;四环素、阿斯匹林等可使维生素 C从尿中排泄加速;长期服用磺胺药及某些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正常菌群的生长,而导致维生素 K和 B族维生素缺乏。

利血平等可能引发胃出血

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可刺激胃肠壁上皮细胞,导致胃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及出血,出现缺铁性贫血及维生素 C、叶酸吸收障碍。如消炎痛,保泰松等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胃肠粘膜糜烂、浅表溃疡而致出血;长期大量使用强的松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使胃酸及胃蛋白脢分泌,引起胃肠道出血或使原患溃疡症加重或出血;利血平、氯化钾、胍乙啶等均可使胃酸及胃蛋白脢分泌增多而发生胃溃疡及出血。

一些药物可损害肝细胞,阻碍肝脏代谢、合成、转化等功能,影响营养物质在体内的代谢和利用,产生代谢性营养不良。如长期使用洋地黄容易导致肝脏积蓄药物残毒而慢性中毒;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或苯巴比妥可破坏维生素 D的生存代谢,干扰钙的吸收利用而引起佝偻病或骨软化症;四环素、肾上腺素及某些抗肿瘤药物可抑制肝脏合成蛋白质的功能而引起脂肪肝。

切忌擅自延长用药时间

防范药物性营养不良的根本措施在于合理用药、安全用药。有病一定要遵照医嘱,在使用某些药的同时,适当补充相应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物质。还应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减少、调换或停服药物,切忌擅自加大用药剂量和延长用药时间。

──转自《世华网》(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世锦赛双料冠军怀特  药检呈阳性  金牌可能取消
服抗忧郁药 可能萌生自杀念头
日一公司研发出有治疗作用隐形眼镜
台疾管局吁民众至疟疾流行区应注意防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