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生命的映象

纪录片“生命”的触动、激荡与涟漪

标签:

生命是无法言说的故事,生命也是无法记录得全的历程。生命的本质,本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吴乙峰却以“生命”为题,拍出了一部令人感动的纪录片。

戏院里,不时传来的啜泣声,比银幕上的哭声更为真实,他就在耳边回荡着。一转头,我发现人们眼中的泪光,伴随着白色的面纸。

我不得不想,这部片子的组成元素是什么?导演的确是打动了人。但是,是否就是真正的生命意义呢?

生命的纪录与呈现



这部片子的确很“真实”。当中没有编剧、配音与效果,画面呈现出来的是一般生活的场景,不同于剧情片的美术效果。

《生命》有多真实呢?他让你听到震耳欲聋的挖土机的声音;他让你看到新闻画面没有捕捉到的九份二山;他让你看到死难者家属的部分情绪;他让你看到产房里婴儿出生的那一幕……

透过“生命”我们看见了身旁熟悉的一切,不过这些画面背后的真实情感却遭到部分媒体的阉割。某种意义上,“生命”还原了被剥夺的原味生活。

看完“生命”,总感觉电视新闻是假的;而且这种“假”比剧情片更要不得。因为,人们常以为新闻是真的。然而,“生命”没有主播,他让画面说话。“生命”未攫取矛盾冲突火爆画面,而让人去感受灾难本身的荒谬与受难者内心的冲突。

这部片子与电视新闻的粗暴画面形成巨大的落差,他充满柔情而非激情。这应该是“生命”轰动的原因之一!

某位观众说,吴导演剪掉了许多,最后呈现出来是这两个多小时。“我倒是更想知道被剪掉的内容是什么?”她说。

如果说,从记录到呈现的过程里,人为的取舍必须存在。那么,吴乙峰的取舍是人道性的,而非政治性的;是俗民性的,而非消费性的;是实践性的,而非研究性的。

他长期蹲点,更为了解一般人的心声。他深入民间,更了解一般人的世界与胃口。因此,他较少出于某种特定的私利去扭曲事件本身,只是纯然地善尽一个纪录者的职分。

虽然,他把自己“置入性行销”,突出了自己的生活场景。但是,他运用自己的角色,不断地用对话的形式,扣紧了他对“生命”议题的疑惑与思索。这也使该片更丰富。

这一点是“生命”动人的地方!

观赏者的触动来源



政治大学广播电视学系的讲师郭立盺注意到这一点,他评论说:“五年前的九二一地震,与今天的‘生命’经验,则在台湾生产了一种‘感动的共识’:五年前的灾后,社会上的爱心论述大盛行,全国的众多幸存者,在集体的罪恶感之中纷纷捐款赈灾;五年后‘生命’的观众看片之际,又一次集体的流泪、感到罪恶,争相呼喊‘我们能做些什么’。当影像节庆与集体感动的仪式结束时,想‘做些什么’的‘我们’,是否又将很快的离开这些生命故事,转到其他的感动事件、或各自的重复生活轨道之中?若此,则这‘感动’的意义是什么?”

吴乙峰触动了观众的情感。正如片中的人物,他们终究得远离震灾的阴霾,迈向现实的生活。观众离开电影院,这触动的确也减弱了。不过,“生命”这部片子却走红了!

生命其实无处不在,不过正因为无处不在;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生命是最难以表述的题目。吴乙峰诠释的“生命”是集体灾难性的,手法是诉诸情感的。透过现实的残酷,导演自己和观众一起追寻生命的涵意。

当这座以灾难纪录建成的祭坛完成,并引来诸多人膜拜时,并不代表我们的社会更健康,反而凸显我们的社会缺乏生命的深层认知,因此感动式的生命论述,才会大受欢迎。

从社会文化分析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如果继续沉溺于情感论述,就无法向上提升。当然,台湾的宗教关于生命论述也掺杂了太多的情感论述,失却了更理性清明的智慧,让人们冷静地穿越生命的一部分——生死。

郭立盺认为“纪录片不是一间告解室,不是为了让人走进来买一张赎罪券。……消费性的感动,无论那泪水在当下是多么认真,常吊诡的只可能会带来对结构性问题更大的漠然与冷酷。”

感动之外,生命是什么?

事实上,很大一部分台湾人,忙于自己的生命轨迹,无法亲赴灾难现场关怀受灾者的生命。甚至,他们的生命轨迹与那次地震并无太多关连!那么,“生命”如何在震灾之外、在感动之外持续彰显?

生命不必然是悲剧性的,生命之苦也不必然是“灾难性”的。人心的斗争与执著,往往比灾难更可怕。不过,对于生命的探讨,“生命”一片用某种视野呈现出一个值得鼓励,也值得反省的文本。

如果灾难性的感动就是全部,那么“火烧摩天楼”、“铁达尼号”、“明天过后”与“受难记”呈现出来的生命激情,未必便低于“生命”。

那么,除却感动,生命的源头去哪里寻?

更为真实的生命画面往往被忽略,那就是生活。每个人都有其喜怒哀乐、生离死别,却不见得每个时代都能看见影像的生命纪录。

那么,当我们看见某种生命的论述时,是否也想过生命并不局限在某个狭隘的范围里?台湾的生命观,需要情感之外更多的理性智慧。

那么因生老病死,而辗转苦痛;因亲友过世而悲伤不已;因丧葬问题而奔忙的生命们,才会因理智而活出自己的真实生命吧!

导演:吴乙峰
拍摄地点:南投县国姓乡南港村
得奖纪录:
二○○三年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影展 优等奖
二○○三年法国南特影展 观众票选最佳纪录片

全景映象季

七部真实的电影,记录重生与希望的故事。现正招募全景之友,请上全景网站查询:www.fullshot.org.tw。──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金马奖遗珠  纪录片生命不符参赛规定
荷莉贝瑞和马克华伯格在新片中执行秘密任务
杨贵媚将登北影颁贡献奖 程予希为入围影片配音
《神鬼战士2》动作场面盛大 预告片7月发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