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家称中国加息未必根治经济过热

标签:

【大纪元11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吴雪儿香港报导)中国29日突然加息0.27%,香港经济分析员陶冬表示,今次加息是中国第二轮宏观经济调控的开始,不过,他认为单靠加息未必能根治国内经济过热的问题。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认为,中国央行今次是被迫加息,他指中国的利率在加息以前还停留在30年前,即所谓抗通缩的一个架构,到了今天,通缩变成一个通胀,而且是很大的一个通胀的情况下,结果出现了一个很大的“负的实际利率”,在这种情况下,实际上很多的投资行为发生变化,如转投房地产。

负利率影响安定

陶冬解释说,若把钱存在银行里,实际上是给银行补贴钱的话,一般人会选择把钱放到房地产去,引起房地产等等各方面的投资行为上升,同时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从银行里抽出来,放到其他地方去,如民间信贷,造成对整个经济形式一个冲击,如冲击银行的稳定。这些钱要是放给民间的信贷,最后要是收不回来,可能对社会的安定繁荣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央行迫不得已采取加息的行为。

陶冬指第二轮宏调的特点是由第一轮的行政主导、数量信贷控制转为市场主导、以价格讯息来调控的新方式;第二轮调控在经济对第一轮调控产生“抗药性”的情况下进行。他认为这次调控实际上打响了第一枪。

至于调整利率是否奏效,陶冬认为,对某些经济行为,如房地产及制止资金流传,加息会有明显的效果,但对非市场因素主导的投资行为,就未必有效。他分析,投资失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的铁三角: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地方企业之间搞了一些钢铁项目、水泥项目等等,对于这一部的投资,加息是没有太大的效果的。

需鸡尾酒式疗法

陶冬指出,加息对限制部分过热的行业如房地产有效,但对于股市、原材料市场、原材料出口行业等打击很大。他认为,要根治中国经济过热问题,必须采取鸡尾酒式的疗法,在利率调整之外,施加行政干预的手段,削弱地方投资的意欲。

陶冬相信中国今后12到18个月,加息幅度至少2至3厘,甚至更多。提出这个的主要理由是,中国现行储蓄利率是严重负利率,大量资金从银行体系中间流出来,必须制止这么一种体外循环,要收效就要把实际利率提到零,这是一个起码的条件。要达到目标,假定通货膨胀是5%的话,至少要加息3厘。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启动调升利率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十年来首次宣布加息
恒生国企指数跌134点 受中国加息拖累
摩根大通料半年人民币升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