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人气 15
标签:

【大纪元11月2日讯】(大纪元记者吴英编译报导) 大学是一个压力沉重的地方,根据中西方数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患有各类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正在稳定成长,而且某些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包罗万象,从乡愁、失恋到嗑药或酗酒、严重抑郁、甚或是有自杀。专家表示,有鉴于目前校园内普遍存在情绪失控的问题,有必要在选校前花点心思询问是否有心理健康咨询服务。

纽约时报10月26日的报导指出,2004年美国大学健康学会(American College Health Association)的调查发现,有近半数学生感到十分抑郁以致无法正常生活,有15%的学生符合患有忧郁症;根据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罗伯特-盖拉弗博士(Dr. Robert P. Gallagher)每年进行的“咨询辅导中心主管全国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Counseling Center Directors)”的结果显示,2003-2004年间,在校园内求助咨询辅导中心的学生中,约有24.5%的学生而进行精神治疗,相较于2000年的17%及1994年的9%,而接受治疗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在中国方面,根据甘肃省青少年教育研究所最近的几次心理健康调查表明,西北地区大学生心理处于不健康或轻微不健康状态的学生约占50%左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其诱因可以归纳下类几点:学习与生活压力、情感问题、家长对独生子女教育不当、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所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就业压力。而大多数心理有问题的大学生普遍对心理疾病存在错误认识,不是不正面对待问题,就是视为恐怖的精神疾病,甚至避免看心理医生,以免承受他人的异样眼光。因此,极少有学生求助心理咨询。


美国的大型公立大学及富有的私立学院通常会提供最完善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但校园内各类型的咨询顾问中心仍然感到力不从心。典型的校园内的咨询顾问中心聘请数位心理学家、社会工作人员及实习护士,通常至少会有一位可能是非全职的心理学家。大型的学校不仅聘请数位顾问,同时也制定研究生的精神治疗服务。以下是美国几家大学处理学生精神问题的方式:

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心理健康咨询服务的主管理查-卡迪森(Richard Kadison)博士表示,“既然学生有50%的概率产生某些抑郁或其它问题的症状,我认为在选校时有必要将此纳入考量。”卡迪森博士说,在哈佛大学,到校前精神已有问题且需要持续治疗的学生,会被安排接受学校或社区医生的临时照护,此外,哈佛大学要求学生要有学校的健康保险,其保险范围涵盖心理治疗。

宾州大学-

宾州大学有4万3千名学生的,其顾问咨询中心有12位全职资深人员,另外聘请8位实习生及毕业的助理人员担任全职人员。宾州大学心理咨询服务主管丹尼斯海兹门博士(Dr. Dennis Heitzmann)表示宾州大学提供患有思乡病学生线上聊天服务,对于较大的一群人,我们提供座谈会或甚至是网路聊天室。需要长期治疗的学生,可能会转介至社区内的心理健康职业医师。

爱荷华大学-

爱荷华大学的咨询顾问服务副主管哈里斯博士说:“我们努力使学生尽早接受初步诊断,并立即处理问题;我们将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区分为症状轻微不须立即治疗以及症状严重须立即治疗等二类。” 哈里斯博士说:“青少年晚期及进入20岁的初期,是各类心理健康问题发作的时期。”“我们会诊断了许多的首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而且是急症室的常客,因为思绪错乱会使患者倾向残害自己。”

中国心理学科不发达-

而在中国方面,情况则仍待改善,因此中国的心理学科的不发达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的忽视,都会加重问题的严重性。根据中国国家卫生部2001年公布的数据,中国每百万人口只有2.4个心理工作者,10个精神科医生。而美国现有临床心理学医生、社会工作者和精神护理人员有28万人,每百万人口就有550个心理学家,157个精神科医生。中国的心理医疗在技术上和环境上都还赶不上国外发达国家,中国应急起直追,重视精神疾病问题,鼓励患有心理疾病的中国大学生接受治疗。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九间大学提倡大学生诚信
林中木:胡温新政——动向如何?
亚美教育协会筹款赞助四亚裔大学生
北京市扩大非农业人口征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