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燃料厂裂纹 不影响安全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魏斌、欧祥义╱连线报导〕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管制处昨天指出,核三厂二号机燃料厂房内的“用过燃料池”池边混凝土早在八十四年就发现有表面龟裂的裂纹现象,近十年来裂纹略有成长,但检测评估发现对结构体尚未有立即的威胁,更没有硼酸液渗漏的情形,原能会已要求台电公司做好裂纹监测和改善工作。

核三厂“燃料厂房”最近传出外墙出现裂缝,出现硼酸液疑似渗漏迹象,核三厂及台电昨天坚决否认该项传闻。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管制处指出,燃料厂房的外墙只有隔间功能,即使有裂缝也不威胁到结构安全,需要注意的是燃料厂房内的“用过燃料池”。

燃料厂房内的主要设施为“新燃料储存设备”与“用过燃料池”,两者都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不锈钢衬板的双重保护设计,即使外包的混凝土有裂纹,但除非内部的钢衬也破裂,否则硼酸液不可能外漏。

核管处指出,核三厂一、二号机的“用过燃料池”,在八十四年燃料格架重整工程中,即发现池边的混凝土表面有龟裂现象,并不影响核燃料的安全储存,但原能会当时仍要求核三厂调查裂纹分布与可能成长情形,核三厂以放大镜作长期目视观测,至九十二年5月的调查纪录指出裂纹的长度和宽度无明显变化。

为确认核电厂耐震一级厂房结构的完整性,原能会于去年9月再邀核能研究所专家,以敲击回波和超音波,对核三厂二号机用过燃料池作抽样检测,结果发现部分旧裂纹长度与宽度略有成长,深度多在十至二十公分间,部分较深的裂纹可能接近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深度。

原能会审查会议评估,这些裂纹对燃料池的结构体尚不构成立即威胁,但台电应就目前裂纹的分布,对燃料池的结构设计再做分析,找出衍生裂纹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修缮方案。

台湾环境保护联盟前会长、台大海洋研究所副教授杨肇岳表示,核电厂用过燃料棒仍具有高温、高压、高辐射,“人只要稍微靠近,几秒钟内就造成死伤”,燃料池中的硼酸液主要目的在吸附用过燃料中不稳定的中子。

核三厂相关人员昨天带领记者到场实勘燃料厂房,墙面上有不明锈渍,还有少许不明灰沙,外观看起来类似住家墙面防水不佳出现的壁癌状态。

核三厂强调,燃料厂房墙面厚度逾一公尺,不可能有裂缝,更不可能发生渗漏现象,且硼酸液的结晶体属透明状,与墙面出现的不明灰沙也不一样,燃料厂房墙面不明锈渍及灰沙,研判都属正常现象,不致影响建筑结构安全。

核废料 可提炼钚

核能电厂用过燃料因仍具放射性,处理难度极高,有人称为“万年恶灵”,全球发展核能发电国家,至今仍未找到妥适处置方法,核废问题无法解决,不仅成为核能发电终极障碍,更是反核人士心中永远的梦魇。

核能发电用过燃料,与贮存在兰屿储存场的低阶废料不同,属高阶废料,经再处理可提炼核武器原料钚,且会不断释出辐射、热能和放射性气体,一定时间后才会衰减。

国内用过废料管理目前采用近、中、长程规划,近程以燃料池贮存,中程采厂区干式贮存,并评估国外再处理可行性,长程才推动最终处置。

根据原能会统计,核三厂用过核燃料池可贮存用过燃料棒一千八百零六公吨,至九十年底实际贮存容量已逾六百二十二公吨。

相关新闻
台垦丁完成全球首创海底生态遥控监测
海底生态数位遥控监测 台湾居领导地位
专家推荐搭机前吃这种水果 让飞行更舒适
为什么有些人不喝酒也会醉? 专家解析原因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