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区警署古迹群招标发展 民间团体促港府听取民意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11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思婷香港报导)香港“中区警署古迹关注组”建议政府在发展中区警署古迹群的投标过程中,成立由政府、专业团体及社区组织组成的评核小组,让公众人士可以透过社区组织提供他们的意见,而非仅由政府单方面评分。

关注组发言人黎广德八日表示,他反对目前使用五十年批地模式来发展古迹,因为这是将市民拥有古迹的产权,断送在私人公司的手上。

另一方面,康乐文化事务署辖下的古物咨询委员会之历史建筑小组八日指出,维持原来的意见,认为属于中区警署古迹群的域多利监狱内的F仓,不一定要保留。

小组主席刘秀成表示,虽然公众要求保留域多利监狱内所有建筑物,但小组鉴于部分建筑物历史价值不高,风格亦不相符,所以认为毋须全部保留。他说,有关意见已提交民政事务局

座落于港岛半山区的中区警署古迹群,是由一系列的建筑物组成,与域多利监狱相连,首两层有拱廊,在三楼和四楼的走廊有古色古香的大柱衬托。主入口位于荷李活道,比中区警署内的建筑物低7.5米,大楼主要以水泥建成,较高的部分则以红砖砌成,有双柱作为装饰。而最具特色者为警署内的两尊古炮。


一八五○至一八六○年代,中国发生太平天国起事,大量难民逃至本港,港府为了应付骤增的人口,遂于不同地区兴建多所警署,中区警署就是其中一所,是本港历史最悠久的警署之一。中区警署初建于一八六四年,是当时的警察总部,曾称为“中央警署”,又称“大馆”。警署两旁分别建成了域多利监狱(一八六二年)和中区裁判署(现已作为中区刑事总部)。

随着警队规模日大,为了扩大警署的面积,一九○五年在主楼顶楼加建一层。十四年后的一九一九年,港府为中区警署在荷李活道十号加建一座四层高的大楼,即现时的港岛警区总部。及至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期间,中区警署又设立了警察训练学校,学警要学习刑事法、警察管理、枪械使用与体能训练等,与现今的课程相比实不遑多让。。一九二五年,一座两层高的军械库在警署主楼的东北面落成,存放大量械枪和弹药。现在已经变成了香港岛交通意外调查组的办公室。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警察总部搬迁到湾仔军器厂街新的大楼,中区警署的重要性大大减低,风光不再。

一九九五年被列为法定古迹。去年四月,港府公布有关引入私营机构参与保存、修复及发展中区警署古迹群作为文物旅游景点的计划细节,政府并将在明年内分期移交该址予中标者。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古迹发展不让民意代表参与 香港官员为何还要放烟幕?
团体游行要求保护中区警署
七成受访者盼保留中区警署
“敏感日子”23条“大派用场” 港府两周拘至少10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