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与痛

李瑞木

人气 22
标签:

【大纪元4月10日讯】针灸的痛分“短痛”与“长痛”,西医的痛分“快痛 Fast Pain”与“慢痛 Slow Pain” 。针灸的“短痛”与西医的“快痛”相当,而针灸的“长痛”则与西医的“慢痛”类似。“短痛”或“快痛”指诸如“针刺的短暂局部性痛感”,“长痛”或“慢痛”则指诸如“因身体肌肤受伤或慢性病所引起的痛苦”。针灸与西医都认为“长痛”或“慢痛”会引起诸如自律神经系统与情绪的反应,所以,必须加以治疗。但是,针灸与西医对短痛的认知,就有南辕北辙的差别了。

  虽然,英文也有 ”no pain no gain” 的用词,但近代西医受“快乐主义”的影响,从没有“以短痛治长痛”的观念;西医的生理学认为“快痛”除了引起身体“躲避痛源 withdrawal responses”的“快速反射动作”外,少有“剩余生理效应”(it is well localized but rapidly disappears without residual effects) 与“医疗价值”。因此,西医花费许多精力在麻醉及止痛药的研究与发展上,对减少病人的“慢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可是,麻醉及止痛药虽然可以让病人暂时不感觉到痛苦,而产生治好病痛的错觉,对病源并没有加以治疗。开刀也许勉强可以说是“以痛换痛”,但开刀是“中痛”或另一种“长痛”,决不能算是短痛;而且,开刀本身绝不是用“以痛治痛”的原理来治病。

  但是,针灸却将“酸麻胀重痛等又称得气感”的“短痛”,列为治疗“长痛”的“苦口良药”。台语中“痛”与“爱”是同音字,中文也有“痛快”与“长痛不如短痛”的针灸用语。“痛”与“爱”、“痛”与“快”原属水火不相容的对立名词,通过实践体验,证明“痛”与“爱”如影随形,短痛不但可以治疗长痛,也会带来“苦尽甘来”的“快感”。
  如果不是通过自己亲身的治病体验,很难发现针灸“短痛”后,会有全身“舒畅”“痛快”的奥秘。当针灸的针 (不论留针或不留针),经皮肤刺进穴位后,会产生“酸麻胀重痛”等得气感;“凡走过的路必留下痕迹”,“凡扎过的穴位尤其是留针”,也必然会引起自律神经系统的一连串反应:如加速血液循环、促进免疫系统功能、增加身体强壮与对抗疾病或痛苦的各种内分泌如 Endorphins等。如美国新泽西医学暨牙科学大学的科学家运用大脑共振造影技术,观察针刺和谷穴位时,病人脑部疼痛讯号如何消失情形。12名受试者的上嘴唇被细金属丝刺痛时,顶骨区域的大脑神经感觉中心及脑部位活动加剧,血液流量也增加;与此同时,他们中七人接受传统的手针治疗,5人接受电针灸治疗,在30分钟的疗程中,7人中有4人,5人中全部感觉脑疼痛部位的活动都明显减缓,幅度至少为六成至七成。

  心理学常将“被虐待狂”视为一种心理病态,通过针灸对“短痛”的认识,或许“被虐待狂”的生理机转,是“短痛”后的 “痛快”感觉,不完全都是心理疾病!“被虐待狂”者对“短痛”的忍受程度,可能比正常人高;“短痛”所产生的自律神经系统反应,也可能比正常人大;如果长期又生长在被虐待或压力大的环境,就可能会不自觉地学会用“被虐待”的方式,藉鞭打、针刺、热蜡烛烧痛等“短痛”后的“快感”与性(Sex),来疏解身心的压力。如果我的推论正确,针灸或许可以帮助类似“被虐待狂”或因身心压力而产生的一些疾病,这是一个有趣又值得研究的课题。

  近代针灸受西医及“快乐主义”的影响,也兴起尽量往减少针灸“短痛”的方向发展,以增加病人的接受度。用针是“越来越细”,针刺也“越来越浅”;结果,针灸的疗效大打折扣。一般针灸师都是用30号以上的细针,而文良中教授用的,最细的是30号针,常用的是28、26、有时甚至要用24号粗针。我学会针灸之后发现30号以上的细针,很难深刺,用来治病,难于达到最大疗效。而且短痛多半发生在进针时皮肤表层一迅间,与针的粗细没有太大关系;有时反而会因细针太软,“不能准确快速地进针”或必须“拔针重刺”,增加皮肤表层“短痛”的反效果。当我到供应商购买针灸用针时,也发现买不到28、26、24号针,因为一般针灸师都已不用粗针。

  为什么一般针灸师不用粗针?第一是病人怕痛,第二是怕发生医疗事故。病人怕痛,针灸师应负起教育的责任:(1)短痛与针的粗细没有太大关系,(2)“短痛”是针灸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必要之恶,用麻醉、止痛药、细针、或浅刺,虽可减少“短痛”,但也同时降低针灸治病的唯一目的﹕疗效。文良中诊室墙上挂了“医生要狠,病人要忍”的标语,充分说明了“痛”是“爱”(用台语念)、“长痛不如短痛”、与“不可溺爱”的医疗原则。“学医之道,一在心悟、二在心魄、三在心诚、四在心赤”,针灸师如缺乏心魄,关键时刻下不了重手﹝如泻法﹞,病人或亲人如怕针灸的短痛,必是“爱之适足以害之”了。其实,短痛不难忍受,最难的是针刺之前的“预期痛感”,这种心理压力最难消受。很多人尤其是妇女,因为熬不过这一个心理关卡,而放弃针灸。

  有关粗针与医疗事故的问题,与心悟及心魄也有一点关系。其实,针与手术刀一样,再细心都难免发生意外;但是,针灸的风险比起西医开刀、车祸、或飞机出事等意外事件是少多了,不必因噎废食。用针时只要小心谨慎,注意:(1) 腑脏附近不宜深刺,(2) 避开脑部等主要神经系统与动静脉等部位,(3) 每次进针时的短痛不能长于二秒或产生病人无法忍受的激烈酸与痛(否则要立刻拔针)….等事项;多数事故都属于内外少量出血或瘀血,与西医抽血时内外少量出血或瘀血的状况差不多。医疗与意外如影随形,无法完全避免,开刀前西医一定会要求病人或家属,签署同意书,善尽开刀前风险与疗效的评估与预告。针灸的风险虽然比较小,针灸师用针前,似亦应该作同一要求。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植物人──爱疗与针灸中西医结合疗法
另类疗法五花八门  医师学者自清开班授课
奇美医学中心:针灸对脑性麻痹有疗效
花莲慈济医院办理中医巡回医疗服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