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泛政治化”的又一个预警信号

——关于“经济制裁台独台商”一议

伊川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讯】台湾“3、20”大选以后,中国大陆官方针对民进党和陈水扁的连任,有过好几次大的动作。最新出台的是所谓“经济制裁台独台商”的新政策。北京国务院“国台办”最近专门为此发表谈话,并在媒体上点名在大陆有大量投资、在台湾大企业中排名第25位的而表态支援陈水扁的奇美集团及其老板许文龙。甚至在北京中央台的两岸节目中,有社科院的台湾问题学者出来为“台独台商”定义,曰:言论中不光是支援绿营者,而且有台湾的“悲情意识”、“台湾史观”等等看法者,都可归入“台独台商”一类,并且说,许文龙的台独言论已经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XX条”云云。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忧虑、值得加以严肃质疑的“新政”。连中央台的节目中都承认,此“经济制裁台独台商”的新政策出台后,在大陆台商中引起了一片人人自危的恐慌。众所周知,由于大陆广大市场的诱惑力和两岸之间天然优越的地理位置,近年来,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商人、台湾资金的最佳投资场所,虽然尚未“三通”,两岸的商业交流远远走在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前面。据说光是上海一地,已集中台商连家属三十万人,各地的“台商协会、联谊会”更是如雨后春笋,已经有台商代表——比如电影明星胡慧中担任了江南某省的政协委员。应该说,两岸商业交流的频繁,台商大量资金流入中国,这是北京政府前几年实行的“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相对理性的政策的结果,其中包括:“以商引政”,把商业与政治分隔;“以文代政”,以文化交流代替政治对抗,等等。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势头,它不但有利于两岸经济、市场、文化和社会民众之间的双赢互利,而且从根本上,是有利于两岸和平统一的良性方向的。但是,现在这种泛政治化的以言论治罪、以政治手段强行介入经济行为和市场运作的“经济制裁台独台商”政策一出台,它将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就有很多疑问了。

首先,“台独台商”就是一个很难定义,而一旦加以明确定义,则必定“一竹篙打翻一船人”、“伤害台湾人民感情”的缺乏明确法理与学理依据的提法。什么叫“悲情意识”?就是台湾人从“二、二八”事件以后爆发的、自殖民时代以来一直孤悬海外的“亚细亚孤儿”的历史伤情。这种“悲情意识”的内涵是相当复杂的,不能以简单的“绿”“蓝”与 “统”“独”来划分。据笔者的粗浅了解,可以说几乎今天在台湾生活的所有人,包括本省人、外省人,上一代,这一代,多多少少都会有这种被遗弃、被边缘化的“悲情意识”。如果真正“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就应该以大陆老大哥的博大爱心,认真、诚恳地面对和理解台湾社会民众中相当普泛的这种“悲情意识”,从而找出政府在对台政策上的化解之道——应该说,上述“政经分隔”的政策,正是相对理性的政策;如果不是一棍子打下来,以“悲情意识”等同“台独”,那真要把自己整个推到“台湾人民”的对立面上了。 其二,以非黑即白、非蓝则绿的狭隘政治思维,去制定经济政策,去干预经济运作,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首先“蓝”、“绿”和“统”“独”的问题,包括“本土化”问题,“台湾史观”问题等等,在台湾的真实社会情境中,就是界限含糊、决不可以简单一刀切的话题。举一个例子,北京“国台办”和那些官方的“台湾学者”是真的不知道还是装着不知道?——所谓“悲情意识”的提法,最早来源于台湾电影的“本土派大师”侯孝贤的获国际大奖电影《悲情城市》。“本土派”的侯孝贤算“绿”还是算“蓝”?他批评陈水扁撕裂族群的大陆政策最激烈,但他从来不肯承认自己属于“泛蓝”。又如,前民进党主席许信良,过去的“绿营”主帅,这次却站在支援“蓝营”的立场;再如,相对于“华航”的另一个本土派大企业集团“长荣”集团,连它的航空飞机的标志都是绿色的,过去被归入“绿营”,而“长荣”集团通过近年来开辟大陆市场以后,最近明确表态支援“三通”政策,又被戴上“泛蓝”的帽子。台湾这次选举,政治人物以选票挂帅和意识形态挂帅,造成撕裂族群、分裂台湾社会的严重恶果;如果北京政府的“对台商新政”(包括最新传来的为张惠妹等台湾歌星戴“绿帽子”而禁止登陆的消息),又跟着同一个“意识形态挂帅”的调子来唱,以政治为经济、文化交流划线、以言论为对岸商人、歌星治罪,其后续的恶果是可以预期的,并且也将一定是灾难性的。

笔者曾一再批评过:当今中国领导人,说了多少年的“党政分家”、“政经分离”,却始终脱不掉“凡事政治化、道德化和意识形态化”的旧式极权思维与冷战思维,最近的“经济制裁台独台商”新政策出台,正是又一个负面新例证。

作者为中国作家、学者,现居美国

──转自《观察》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伊川:一个挟司法营私的惊人案例
伊川:中宣部--中国当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毒瘤
伊川:“心态决定一切”
伊川:“吃什么?”和“怎么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