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受到西方传媒激烈批评

标签:

【大纪元6月16日讯】(大纪元特约记者汪洁多伦多报道)大型音乐行动剧《兵马俑》自上周三开始在多伦多公演,至今已演出八场,公演后第二天,加拿大国家邮报(NATIONAL POST)就有评论文章,批评该剧没有任何创新可言,本周一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也登载评论文章,批评该剧的音乐、布景设计等。此前《兵马俑》在温哥华演出32场,也遭到加拿大全球邮报(GLOBAL AND MAIL)的强烈批评,认为该剧的音乐是模仿百老汇二流剧的音乐,并认为他们的台风不够专业。《兵马俑》的编剧及导演罗启仁认为,这些评论带有对华裔文化的攻击性,他和太太李赛凤今天召开中文媒介的记者会,表示对这样的评论无法接受。


罗启仁表示他认为观众对该剧的反映本身是很好很热烈的,在温哥华曾经有加航赞助他们做过一个观众的观感调查,有30%的观众给演出打了十分的满分。他并表示很多观众的热烈鼓励使他很受感动。罗的太太李赛凤则表示她感到多伦多的观众也是很热情的,有人更愿意义务帮忙化妆等,使她很难忘。罗表示他很喜欢别人提意见,但他们感到西方媒体的批评带有攻击性,认为是有文化歧视的成分在其中。


《兵马俑》是一部再现中国秦朝皇帝秦始皇(赢政)当政十三年历史的音乐行动剧,赢政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暴君,他在统一秦之前的六个诸侯国、以及当政的十三年中,曾经杀人无数。为了以法家的思想统治国家,做出过“焚书坑儒”这样万古留骂名的事。历史上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表现的也是百姓在赢政的暴政下苦苦挣扎的生活写照。由于赢政的残暴,曾有不少人想要刺杀他,也使他生活在惊恐之中,执政仅十三年他就暴病而亡。他死之后秦朝随即被他的佞臣赵高左右,到秦二世秦朝即灭亡。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暴君的代表,一直是中国后世君主引以为戒的人物,和中国历史上的仁德君主如大唐的李世民、清朝的康熙等,成为后世理解善恶、好坏正反人物的代表。

音乐行动剧《兵马俑》基本上反映了秦当政十三年的历史事件,由九十多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包括舞蹈、杂技、武术、演唱和乐曲演奏等方面的专业演员联合演出,表演的功底和技巧都很能代表当代中国演艺界的水准。不过由于该剧是以一个暴君的故事为主线,所以打斗场面很多,观感比较暴力,音乐中高亢粗旷的秦腔也不太为西方人所接受。

在美国丹佛生活已有二十年的罗启仁原是一位医生,他的太太李赛凤是香港著名武打明星,参加过四十几部影片和上百集电视剧的制作。罗氏家族在温哥华有自家经营的剧院,据他说为了制作该剧投资了2000万元人民币。谈到创作意图,罗启仁表示他们希望把中国的很多独特的艺术文化展现给西方人,这样行动剧中有音乐、有舞蹈、有武术、有杂技、有京剧还有中国民乐独奏及独唱。节奏快,服饰多样和绚丽,能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西人在观看时兴趣不减。在选择主题方面,他们原本只是考虑到兵马俑和长城都是在国际上广为人知的中国文化古迹,可能更易为西人社会所理解,并没有想要宣扬暴君赢政和他的暴政。

谈到制作该剧的艰辛,李赛凤表示由于他们是没有什么政治背景的商人,在中国与各表演单位协调都很不容易,为了该剧的制作花费很大。来到多伦多后由于剧场都由工会把持,使演出遇到了方方面面的困难。不过他们的计划是在海外演满七十多场后,希望能在中国大陆和亚洲地区打开市场。对于受到西方媒体的激烈批评,李赛凤表示没有想到,罗启仁则认为这是文化差异上的鸿沟,表示以后可能不再考虑在西人市场做同样的演出投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打捞千年南海沉船 文物价值不亚兵马俑
千年沉船南海一号可望年内揭开神秘面纱
“兵马俑”歌舞剧在温哥华首演
Katy 缩微紫禁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