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尽繁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29日讯】【自由时报◎周宏昌】受人之托,跟老板娘说明来意后,顺便聊聊天。老板娘忽然放下手中簪花,绕过光可鉴人的玻璃厨柜,抓起我的手径往店外走,问道:“这条街,你看亲像啥米?”

掌灯时分,欧式造型的街灯一盏盏地亮起,橙黄氛围煞时笼罩下来,有些诡谲、有些暧昧,仿佛进入白天与晚上的可疑地带。

这条街,日治时代号名“二通”,西起嘉义火车站,至东市场为其精华地段,尤以与文化路夜市交叉的一带,各样店铺林立,人来人往,门庭若市;但凡婚嫁囍事,人们马上联想“嫁妆路”,深深镌刻在老一辈人的脑海,永难磨灭。

曾几何时,炫丽耀眼的霓虹吸引新新人类的脚步,随着迅疾新兴开辟的通衢大道,扬长而去。“二通”终于难掩年华褪色的窘态,商机一落千丈,已是强弩之末。

老板娘本身就是过尽繁华的一页沧桑。当年二八姑娘嫁入商家后,除了操持家务,偶尔也要顾店铺,权充精打细算的巧媳,替换公婆歇午寤寐一番。斯时,对婚嫁礼俗全然不懂的她,在长期耳濡目染妆奁杂细的生意下,竟像个媒婆似的,只要贵客临门,举凡凤凰来仪(凤梨)、嘉种降临(五谷)、长发其祥(红柚红圆)、槟榔偕老(槟榔)、连招贵子(连招花及柘榴桂花盆)等聘礼,不仅倒背如流,且店内一应俱全。

至于“安床”的寝具、新妇婚衣、迎娶的谢篮、过米筛等俱全套齐备,包君满意。如今,风光不再,不单时下新人鄙弃繁文缛节的礼俗,更让商家埋怨的主因是,花钱造街,却造出一次次失败例子!

老板娘喋喋不休,原先的柏油路面却换上地砖,天雨路滑,加上砖缝难以冲刷的油垢,骑士摔车司空见惯。再者,骑楼外弯弯曲曲加高的地基,既唐突又不美观,早已逼仄的街道益发捉襟见肘,顾客不易停车,生意自然惨兮兮!

造街须先造人,因为人是造街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看似颇有道理。只不过,这个“人”是商家?政府单位的人?还是……银货两讫后,我突发奇想——明天着婚纱的新娘,如果头戴凤冠,不知道会像什么?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法轮功在香港繁华街区表演
【六四征文】穆吉人:我是六四屠城的目击者
美浓烟楼特殊风貌道尽沧桑历史
组图﹕乞讨少年钢筋缠脖口吞宝剑 触目惊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