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姓难从经济奇迹中获益

标签:

【大纪元8月12日讯】(亚洲时报记者李永燕8月12日报导)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海、北京或是深圳,你会看到什么呢?西装革履的人们揣着款式各异的手机,步入富丽堂皇的摩天大厦;站在街头,豪华轿车呼啸而过;这里正讲述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繁荣景象,任何读过书的人都不得不承认:中国改革开放后,创造了惊人的财富。这辉煌的背后的另一面,却常常被人忽视。中国农村还有大量贫困人口,衣不遮体、食不裹腹。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仍有3000万人年收入低于77美元(637元人民币,即政府所定的贫困线),另有6500万人年收入不到106美元。也就是说在近13亿人中还有1亿生活得相当艰辛。

实际上,中国的贫困问题远比官方所说的严重。如果采用一天一美元的联合国标准来计算,中国的8亿多农民都在贫困线上挣扎。去年农村人均收入只有317美元(也就是每天0.87美元),比国际标准低13%。此外,依赖最低生活保障金过活的城市居民还有2160万。

不过,导致贫困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恶劣(贫困地区的洪水、干旱等自然灾害)和中国缺少针对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福利制度,最主要恐怕还在于政府扶贫不力,没把穷人的生计放在心上。

中国中央政府称,过去的20年(1983-2003)中扶贫项目总共得到了131亿美元的拨款。听起来这笔钱可以办不少实事,但实际情况是去年贫困人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80万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数字)。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公布的贫困人口数字首次出现不跌反升。

与国际组织20年来总共向中国提供的516亿美元的资金和援助比较,中央政府似乎显得太小气了。仅青海省就获得了9042万美元的海外捐助,相当于中央政府给其两年的拨款总额。

是中国政府也揭不开锅吗?看看下面这组数据答案就不言而喻了:从1979年到2003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由36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69万亿元人民币,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8.4倍;同期,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90美元。问题是财富并不是如此简单地平分到每个人手里的。GDP这个大蛋糕,农民仅仅分到了很小的一块。1986年到2003年,农民收入仅增长7.5倍。同时,自1997年起,虽然GDP大幅增长,农民年收入增长却不到5%,而城市人均年收入增幅近8%。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由上世纪80年代中期的1.8:1左右,扩大到今年的3.24:1。

在今年的政府预算中,国防开支得到250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46%;北京奥运场馆建设预算14亿美元,而扶贫款只有36.1亿美元。为了彰显大国风度而修建的形如“鸟蛋”的国家大剧院项目投资也有4.6亿美元。据一官方媒体报道,每年公款吃喝也超过了121亿美元。,为了显示大国地位,中国在今年的世界扶贫大会上“慷慨解囊”,宣布向非洲发展基金和亚洲发展基金捐资1亿美元。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国总理温家宝指出:“发达国家有义务和责任更多地援助发展中国家”。他说:“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发达国家应更多地关注这些国家的困难,向他们提供更多的官方援助,进一步减免债务,加快技术转让,摒弃贸易保护主义。只有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贫困国家的经济得到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减少贫困的目标才能实现。”

更滑稽的是,在中国许多贫困地区,扶贫款项竟被用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重庆市的巫山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每年靠国家的363万美元扶贫款维持。该县却决定拿出4800万美元在长江边建一座比美国自由女神像(91米)还高的巫山女神像(138米)。如此“魄力”,令人诧异。

众多百姓无法从经济奇迹中获益,中国发展纵使再快,又有何用?饿着肚子,就算中国宇航员成功进行太空行走,又能给仍未脱贫的百姓带来多少民族自豪感?当农民们因城市化发展而失去土地并没有得到相应补偿的时候,这些“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又在哪里呢?(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新机遇和新挑战(1)
澳大利亚愿视中国为市场经济
中国相关简讯
财经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