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则徐:决策倾向与民主

顾则徐

标签:

【大纪元8月7日讯】80年代中期,我在军队一所学校教政治经济学,担任教研组长。校长是1949年从上海当兵的老军人,文革时是特殊作战部队防化团的团长,属于有文化的军人,各方面都很严谨。有一次星期一上午开例会,他大叹道:“昨天想,老太婆辛苦了几十年,我去买菜吧,啊呀,没想到现在的菜这么贵,过去老太婆一直叫涨价涨价,我以为不过是临时调价,涨个几分几毛的,没什么了不起,现在自己从口袋摸钱了,才知道真厉害,日子真是不好过的。”从此,逢星期六周末,他就经常叫炊事班买菜时给他带买了回去过星期天,实际上,是开始悄悄地擦集体油了。当时我想,我们决策涨价的人们其实象校长一样,是从来不买菜的,即使通过统计知道涨价的幅度,但他们由于自己并不去买菜,对这一幅度导致的人们生活变化并不会有感性认识,因此,他们会比买菜的人们更主张涨价。

让我们比较两个场景,一是五十年代中央开大会,一是现在中央开大会,赴会者的形象有什么不同吗?一,那时的人都很削瘦,人群中很难找出发胖的人,现在的人都很发胖,人群中很难找出削瘦的人;二,那时的人脸色灰暗,但两眼发光,现在的人额头油亮,但两眼少神;三,那时的人出身明显,军人象军人,学者象学者,农民象农民,现在的人则难以分清,军人没几个打过仗,学者其实就是官员,所谓农民是拿着工资的山大王。人不同,会议的议题就不同了,比如经济方面,那时虽然也讲要工业化,但主要是强调农业,讲农民的翻身、吃饭问题,现在则主要讲资料增长,讲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要忘记关心弱势群体。对农民,对弱势群体,虽然都希望他们能过好日子,但主体倾向不同了,五十年代是要大家站起来做主人,靠自己的力量吃饭,现在是要他们认可自己的边缘地位,生怕农民自己站起来,只是要求处于中心的人关心他们,分一部分蛋糕给他们。

再说上海有一个“晾衣服法”,不是用说服、宣传、引导的柔性方法劝导市民不要随便晾衣服,而是用立法的刚性方法禁止市民随便晾衣服。这一法令的出现,只要到会议厅里看一下都是些什么人就明白了,这里面绝少有住房条件差、要为家务劳累的普通市民的。因为住房条件比较好,也很少忙于家务,所以是不能体会只能到户外找地方晾衣服的难处的。

等等,随处有很多例子可以举,可以说明社会决策者的本能倾向性。

实际上,任何社会决策者的任何决策都是具有倾向性的。决策者的倾向性有有意识的与无意识的两种。有意识的倾向根源于决策者对自己功利的明确所导致的意志驱动,比如我是美国的军火利益集团老板之一,虽然我心里很明白萨达姆的伊拉克根本不会也没有能力攻击我的国家,但我仍然会编出很多理由积极鼓动对伊拉克发动战争。无意识的倾向与决策者的功利没有明确、自觉的关系,是由决策者的社会角色自然驱动的,通常会体现为一种纯真的热情,表现为自认为的公正,比如我住房条件很好,也不做家务,就会本能地认为把衣服晾在马路边上的人很不文明,会积极地主张对其行为予以禁止。

决策的倾向性是客观的,是任何决策者都难以避免的。当一个国家的最高决策者为某个个人时,这个国家的决策倾向一定是会具有这个个人的个性特征的。在美国,在不同的总统任期内的政府决策,一定是带有该总统的个性特色的,虽然美国还是美国,但总统不同了,一系列的国家行为就会有变化。当国家的最高决策阶层的人物构成为某一种类型的个人聚合时,这个国家的主要行为就会具有这一类型人们的个性特征,比如我国建国初,由于主要决策人群都是从战争中过来的军人或准军人,因此,所制定的经济政策就自然带有了军事化色彩。当国家的决策者人群具有单一性时,他们决策的倾向就发生了同向合力,这种合力因为是同向的,所以,就一定是偏向的。这种偏向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的进步可能是非常有效的,但从长期角度讲,必然会导致国家的发展严重偏离主干道,造成严峻的后果。

因此,任何国家的决策都无法避免决策的倾向性,甚至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无法避免发生偏向性。但是,当一个国家试图保持长期稳定的发展时,就必须摆脱或压缩决策的偏向性。一群精英聚在一起,并不等于人人都仍然是精英,更不等于他们的集合就是最优秀的。一百个聚在一起的将军在战场上会被一个上尉带领的一百个士兵象割草一样割掉。一群自认为公正的人在一起作出的决策并不等于一定是公正的。因此,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说,决策阶层的人员组合就具有了关键性的意义。

国家决策阶层的人员良好组合是一种具有各种不同决策倾向的人们的组合。不仅要有精英,而且也要有非精英。不仅要有知识者,而且也要有非知识者。不仅要有政府官员,而且要有军人、学者、企业家、活动家、工人、农民等等。不能聚集起社会各类人怎么办?那好,当进行特定的决策时,就另时请所涉及的人们一起来决策。要禁止人们随便晾衣服,那就让主持家务的普通妇女一起来决策。要卖掉国有企业,那就叫国有企业的工人一起来决策。要搞土地私有化,那就叫种地的农民一起来决策。要叫进城农民办务工证,那就请进城农民一起来决策。要取消马路摊贩,那就请马路摊贩一起来决策。也就是说,这是一种决策制度,包括决策人员的组合制度和决策程式的制度。这种决策制度是什么制度?这是决策的民主制度。决策的民主制度不是现代普遍的决策制度,比如在现代战争中的决策,也仍然需要实行长官的专制。但是,决策的民主制度是一个现代国家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基本制度。决策民主制度也不是精英制度,一群精英民主地进行国家社会的决策,其实是民主旗帜下的精英专制。总之,决策民主制度不是任何一类人群的决策制度。不理解这个道理,就只能造就一种虚假的民主。

具有不同决策倾向的人们的聚合,之所以能够保持国家的长期稳定进步,是因为人们的最终决策将是不同决策倾向冲突后的综合结果,是不同决策倾向的调和,它不是体现为任何一种决策倾向,而是包含了所有相关的决策倾向,集合了社会各种人的情感和智慧。某个民主的决策结果也许并不是最好的,但从所有决策的总和来说,一定是最好的,因而是最有利于国家的长期发展的。也许任何相关的人们在民主决策中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满足,但他们一定是获得了满足的,因此,他们就不需要警察和军队来控制情绪,因此社会就能够达到总体上的稳定。

──转自《新世纪》(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顾则徐:子夜
顾则徐:伟大的创造——河山电视台
顾则徐:是依法判决还是篡法判决?
顾则徐:中国是不在地球上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