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国大学生缺乏宏观素养

大学毕业生英语能力普遍不足

标签:

【大纪元10月11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筱亚编译) 企管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的报告指出,中共统治下的大学毕业生普遍缺乏宏观全球的专业素养,在这种互为因果的矛盾循环中,要想中国经济如何多元化发展,恐怕只是白忙一场。

金融时报10月7日报导,麦肯锡报告中提到,在缺乏专业技能人才以及英语能力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中共统治下的中国要想如印度在过去10年一样专精于资讯科技领域,是非常困难的。

麦肯锡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报告作者之一高安德(Andrew Grant)表示,“中国大学毕业生这么多,可是有条件的能胜任服务出口业务却寥寥无几。”全球性的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是需要有国际视野、全球宏观以及团队合作的宽阔心胸的职员。

报告中,根据访问83位人力资源官员后,得出下列数据资料,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只有不到10%的大学毕业生有能力到外资公司工作,而印度却有25%的大学毕业生具有这种条件。今年中国即将产出3百10万人次的大学毕业生,美国则是有1百30万人次的大学毕业生。

根据麦肯锡的报告,中国每年产出60万个新工程师,是美国的9倍之多。而中国就业市场中160万个年轻工程师内却只有16万人有足够的专业知识与语言能力到跨国外商公司工作。对于那些贸然前进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这实在是他们所没有意识到的严重问题,尤其中国本地企业抢人的剧烈竞争,也是这些盲目前进中国的外资企业所将要面对的。

高安德说,中国大学教育并没有教授学生实际技术及团队合作,这些正是大企业脚专业技能的需求。大学只教授理论,填鸭式的教法,英文会话能力远远不足。

上个月印度最大的资讯企业塔塔咨询服务公司(Tata) 首席执行官拉玛多莱(S Ramadorai)在与杭州镇江大学教授的会议中就曾对此现象表示过相当的关注。拉玛多莱说,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将会把一些在杭州的中国员工送到印度去受训,他说公司会帮忙设计一些大学资讯产业相关课程,以便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能顺利的就职于公司的资讯部门。但塔塔以及其他一些印度公司在开发中国国内全球服务网的同时,他们发现,这些大学毕业生或,英语能力普遍不足的情况如不尽快改善的话,就不只是一句白忙一场所可道尽的。

印度在英文语言上的优势,让他们成为资讯业中的佼佼者,而现在最让中共觊觎的,也就是让印度成为全球最大近海采购中心的这种低成本、出口导向的IT产业。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教育展说明新托福考  吸引学子搜集资料
暨南大学校门口车祸  五人受轻重伤
调查:中国大学生程度差  不利未来产业转型
上课猛讲手机 大学重罚伺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