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舆论关注禽流感爆发 提醒当局密切注意

标签:

【大纪元10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卢健辉香港二十六日电)继欧洲多国后,安徽和湖南两省亦相继出现禽流感疫情,事件引起香港卫生当局及舆论高度关注。其中明报今天发表社论,指港府应该面对疫情急转直下的新形势,有系统地向公众讲解防疫的具体部署和措施,使市民知所应变,安心预防随时来袭的禽流感。

社论指出,安徽十月二十日出现禽流感,经有关部门在二十四日确定为H5N1后,当局销毁了四万多只禽鸟。港府二十四日接获中国当局通报,过了一天,被传媒查询时才公布,因而被质疑反应迟缓。前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袭港时,部门通报缓慢,是造成疫情扩大的根本原因。当局必须记取这个惨痛教训,今后应第一时间让市民知道疫情。

社论指出,预防传染病的工作,需要市民支援,但现在当局的做法相当被动,往往令市民无所适从;当局必须因应外围疫情恶化,在本地加快防疫步伐、加强危机意识,以免疫情一旦偷袭香港,市民手忙脚乱。

苹果日报的社论表示,虽然现在还没有现象显示H5N1 禽流感病毒已能够有效的人传人、虽然H5N1禽流感病毒依然主要在禽鸟或候鸟之间传播,但由于病毒在中国及东南亚地区始终无法根绝,依然不停肆虐,H5N1病毒演化成可以人传人病毒的风险显然正在上升、H5N1禽流感演变成新一波全球疫症的威胁正在增加,国际社会固然应当加强合作及通报以对抗病毒,港府、企业及市民也有需要作适当的准备及预防措施,以免疫症来临时措手不及。

社论指出,对港府来说,目前该做的除了继续增购药物、加强巡查本地鸡场、严格查验进口禽鸟外,同样重要的是做好通报及资讯交流的工作,务求尽快掌握疫情的变化及发展。

另一方面,港府也有必要加强向市民解释禽流感病毒的风险及预防措施。近一段时间,不少市民纷纷购买抗流感的特效药,使有关药物的供应紧张,价格暴升。社论认为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政府发放有关疫情及防疫工作的讯息不清晰;只要港府及病毒学家像昨天那样清楚向公众说明病毒的风险如何、说明自行购买及储存药物无助抗疫、说明目前有哪些防疫措施较有效,市民自然不会因过分忧虑而抢购药物。

社论希望,在禽流感病毒仍然肆虐的期间,港府及病毒学家能定期向市民说明禽流感的风险及合适的预防措施,以消除市民的误解及疑虑。

相关新闻
世卫公布禽流感最新疫情
英进口鹦鹉 可能遭检疫所已有的H5N1污染
防禽流感  法国21省禁止户外饲养家禽
科学家不满中国禽流感研究受限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