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中日关系逐渐失控

林克

标签:

【大纪元11月4日讯】10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任内第5度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中国强烈不满。中共外交部当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抗议,所用措辞从以往所谓对中国人民的“伤害”、“严重伤害”,上升到“严重挑衅”层次。翌日,北京更宣布取消日本外相町村信孝23日访华行程。对此,日本态度异常强硬,小泉坚称参拜靖国是“心灵的问题”,不容外国政府说三道四。几天后,200名日本国会议员继续前往靖国神社参拜。町村信孝随即表示,日本政府出于对战时侵略罪行的责任,对中国长期采取低姿态,而现在是日本和中国发展较平等关系的时机。此话意味着日本从此将对北京采取强硬外交。相信北京的进一步反应也不会示弱,有可能全面拒绝与日本的首脑会谈,甚至可能召回驻日大使王毅。中日关系不仅陷于建交35年来的最低谷,而且已开始逐渐失控。

小泉坚持参拜靖国神社,一方面反映其个人的信仰和信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选举的需要。选民老龄化以及近年日本社会“厌中意识”的增强,促使“靖国神社”成为获取选票最有效的政治资源。更重要的是,对抗中国的心理已得到越来越多在经济低迷时代成长起来的日本选民的认同。因此,小泉政府根本不理会北京的反对,先后通过美化日本侵略历史的教科书,及在开发东海油田问题上与中国针锋相对。近日有消息透露,日本甚至准备在东海采取“大胆的行动”,将允许帝国石油公司进入东中国海活动,可能还将派遣海岸自卫队的舰船护航。日本政府已通告美国,准备建造“海上浮动基地”--高速运输舰来对付中国。而不久前大陆海军派遣了包括“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在内的舰队游弋东海油田,表明中国也打算以武力为后盾解决海上资源纷争。在不久的将来,中日两国极有可能擦枪走火,酿成地区冲突。

日本对北京外交政策转趋强硬,是与自民党最近在国会选举中的压倒性胜利分不开的。有了民意基础的小泉,在外交上自然会越来越强硬。从更深更广的背景看,日本的强硬也是出于对中国崛起的回应。战后日本尽管是在政治和军事上受到限制的战败国,但长期以来一直是亚太区的经济龙头,把中国大陆远远抛离在后面。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不仅在政治和军事上,而且在经济上也令日本有成为亚洲二等民族的危机感。于是,必须与中国平起平坐的心理,在日本社会愈益强烈。此外,美国亚洲战略的核心是让“中日互制”,既利用日本压制中国,又利用中国压制日本,交替进行。目前,美国需要利用日本来压制中国崛起的势头。小泉连任后,美国立即表示欢迎,声称日美之间的广泛合作不仅局限于日美之间,而且也应该扩展到世界的其他广泛领域。美国的鼓励也助长了日本对北京的强硬态度。

北京对日外交,在曾庆红、唐家旋主导下,一直采取妥协政策,希望与日本维持良好关系,即使有摩擦,也希望限制在个别问题上,至少双方经济关系不致受影响。因此,町村外相对中日关系前景仍持审慎乐观态度。然而,在总体外交政策上,北京的最高决策者是胡锦涛,不是唐家旋,也不是曾庆红。胡在对外政策上是强硬派,尤其在他利用“神六”鼓动国内民族主义情绪时,小泉偏偏挑选“神六”回航当日参拜靖国神社。此刻胡锦涛再不强硬,更无法面对内部压力。据透露,北京高层已有共识:不要害怕对日关系的恶化,对日关系已经被小泉搞坏,中国无限度忍耐与软弱,只能使得关系更恶化。北京已放弃在小泉任内改善中日关系的希望,把目光投向将于明年秋天选出的“后小泉”领导人。不过,依照目前自民党的人事结构,安倍晋三最有希望出任下届首相。仅从其著作《保卫这个国家的决心》的书名已能看出他的政治立场。看来要中日关系不失控也难。

--转载自《新世纪》网站(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散步加饮食控制 半年狂瘦三十八公斤
银发族医学:失智症的十大警讯
瑞典研发智慧汽车 可自动停车
美日就加速协议飞弹防御系统开发达成共识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