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三日全球财经要闻

标签:

【大纪元4月13日讯】

**德商思爱普计划与较小同业结盟
全球最大的企管软体开发公司德商思爱普,2004年的净利达到13亿欧元,成长超过两成。而思爱普为了进一步提高获利,决定透过并购、合资、转投资等方式与其他规模较小的同业结盟,加速实现产品多元化目标。目前思爱普已经锁定大约5百家独立的软体研发商和经销商,将逐一展开协商或直接结盟。思爱普的财务长表示,该公司的中程目标,是希望发放给股东的股利,能达到净利的30%左右。

**加国央行维持2.5%利率不变
加拿大央行12号公布声明表示,加拿大的经济状况符合预期,预料今明两年的经济成长动力,将来自于国内的稳健需求。加拿大央行对2006年底前的经济展望,基本上维持不变,核心通膨率在2006年底前后,将回到2%的目标水准,并宣布维持隔夜拆款利率在2.5%不变,不过也再次声明,未来仍然需要升息。

**IMF修正今年全球经济成长率为4.3%
国际货币基金IMF,修正2005年全球经济预测,预估今年全球经济可望成长4.3%,和去年九月的预测相同。不过IMF将美国的经济成长率,由前次预测的3.5%提高到3.6%;日本则由前次的2.3%%降低到1.7%;欧洲由2.2%下修到1.6%;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德国,也由1.8%大幅降低为0.8%。IMF指出,目前全球经济向下的风险相对较大,建议欧洲央行应该在必要时刻调降利率。而德国的代表团则表示,全球的经济成长模式已经发生转变,未来全球经济失衡的情况,可能更加严重。

**美国3月预算赤字缩减
美国政府3月份的收入为1千4百87亿美元,支出为2千2百亿美元,由于岁入增加,支出减少,使得3月份的预算赤字缩减为7百12亿美元,符合分析师的预期,并低于2月份创下的1千1百39亿美元的纪录;而到3月底为止的上半年度,美国的预算赤字累计为2千9百47亿美元,低于一年前的3千零14亿美元。

**美国2月贸易逆差创单月新高
美国商务部12号公布,由于油价和其他进口工业原料的价格大涨,促使美国二月份的贸易逆差,再度刷新历史单月新高,赤字缺口高达6百10亿4千万美元,不但高于市场预期,也比前次的高点增加3%。二月份美国的进出口额双双写下历史新高,但是进口增幅大于出口,进口额增加了1.6%,达到1千6百15亿2千万美元,出口额只增加0.1%,达到1千零4亿8千万美元。不过对中国大陆的贸易逆差,则比1月减少13亿8千万美元,达到1百38亿7千万美元,创下去年五月以来的最低量。

**摩根士丹利取代美林成为最大券商
知名财经期刊Institutional Investor报导,到2004会计年度为止,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的股本和长期负债总额,达到1千1百08亿美元,取代美林证券,成为资本规模最大的证券公司,高盛则以1千零58亿美元位居第二,美林证券则从第一名下滑到第三名。由于竞争压力增加,各家证券公司纷纷扩大资本以强化竞争力。

**苹果电脑将推出最新麦金塔软体
美国电脑制造商苹果电脑将从4月29号,开始销售最新版麦金塔电脑作业系统软体。最新版的软体Tiger,新增加了2百多个功能,同时可以搭配苹果最新推出的产品,包括iMac和Mac mini,将有助于刺激大约2千5百万苹果族的升级循环,同时也可望收编等不及微软明年的新版作业系统的琵琶别抱族。

**中国再推新措施遏制房地产投机
根据香港文汇报报导,由于目前中国大陆房价高涨的背后,隐藏着一部分利用银行资金囤积房屋,恶意拖欠房贷的炒房族。中国人民银行因此推出一项新规定,将对于房贷逾期还款,加收30%到50%的罚款利息,以减少银行资金进入房市。在此同时,北京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副所长尧秋根透露,中国大陆愈走愈高的房价,行政手段已经控制不住局面,因此中国正在研拟征收房地产税加以抑制,预计两年内会正式立法。其中包括不动产闲置税、以及豪宅可能要负担更高的税赋;在二手房屋交易中,将征收5%的营业税、各别20%至到60%的所得税和增值税,以及4%的附加税等等。因此没有利润的房子,可能要缴9%的税,而有利润的房子,税赋可能高达利润的50%。

**中国首钢确定搬出北京
凡是去过北京的游客应该都感觉得到,在北京很难看到湛蓝的天空。根据香港文汇报的报导,占北京财政收入5%的首钢,已经确定搬出北京。这主要是因为首钢被列为北京空气污染的四大杀手之一,虽然从1995年到2002年,投资了15亿人民币以上的经费用来治理环境,仍然无法完全改善。眼看着2008年北京奥运逐步接近,如果不解决这个“巨无霸”污染源,将对北京奥运造成难以评估的影响。首钢的生产作业,预计将在2010年底之前全部迁到河北唐山,只留下总部、研发体系和没有污染的销售、物流等业务。而在2008年北京奥运举行期间,首钢将减产或停产,以便为奥运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钢铁业布局将进行调整
首钢将进行搬迁,首钢董事长朱继民表示,这显示中国钢铁业布局将有大幅调整。他指出,中国的钢铁厂并不像外国都设在海岸线,因此受到内陆运输、原材料成本急剧上升的影响,有些厂商已经支持不下去。所以向沿海发展将是中国钢铁业发展的主流,而目前中国各大钢厂的搬迁计划分别是:首钢将从北京搬到河北省唐山;宝钢将在湛江兴建第二个营运中心,旗下的浦钢也将搬到上海;广州钢铁集团,为了2010年的亚运会,也将搬往广州番禺;而邯郸钢铁集团,则计划投资1百93亿元,从市区搬迁到郊区。

**广东20家厂商服装发现含致癌物
广东南方都市报报导,中国国家纺织品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珠三角的20家知名品牌,发现大约6%的样品中,含有纺织品禁用的可分解芳香胺染料,其中2%的样品,含有高致癌性物质联苯胺的成分超过标准,最严重的超过1百90倍。由于珠三角有许多企业主打出口外销市场,消费者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穿上含致癌物的服装,而这些物质的潜伏期甚至可能长达20年,消费者应该多加留意。
 
**日本与东盟展开自由贸易谈判
为了准备成立东亚共同市场,日本13号与东南亚国家协会成员,展开第一回合的自由贸易谈判,日本首先将与汶莱、柬埔寨、寮国、缅甸和越南的官员举行双边会谈。两年前,日本和新加坡完成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本月份日本和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也生效实施,一般认为,日本和墨西哥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日本产品销往美国的一个主要门户。

**三菱自动车召回日本27.5万辆汽车
近5年来日商三菱自动车饱受品管丑闻所苦,连带影响到财报表现,以及德国金主戴姆勒克莱斯勒的长期持股意愿。根据共同新闻社报导,三菱自动车已经决定采取补偿行动,宣布召回日本国内27万5千辆汽车,以紧急更换有缺陷的空调风扇和点火系统。5年前,三菱汽车曾经被东京都警视厅搜证之后,坦承在高层指示下隐瞒某款汽车的严重缺陷长达20年,因而宣布召回超过2百万辆汽车,数量之多也改写了历史纪录。

**日本3月生产者物价连13月攀升
日本央行公布,日本3月的生产者物价,比去年同期增加1.4%,连续第13个月攀升。由于日本长达7年的通货紧缩,日本企业无法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所以企业获利将再度被压缩。日本大和总研的经济学家指出,能源和原物料成本攀升,是目前日本经济最大的风险,而企业获利减少意味着投资降低,这对于消费者支出低迷的日本经济而言是一项坏消息。虽然3月的企业信心意外连续第二季下滑,但日本政府对整体经济复苏的看法并没有改变。

**日立夏普东芝将增产小型LCD
根据日经新闻报导,为了因应需求的增加,日本的日立、夏普、东芝及其他液晶显示器制造商,将提高行动装置用小型面板的产量。其中日立旗下的面板制造分支,今年将提高10吋以下液晶面板的每月产量25%,达到5百万片;三洋电机和精工爱普生的合资公司,到明年三月底为止的会计年度,也将提高年产量21%,达到1.7亿片;东芝的面板事业,计划在2007年以前,将行动电话液晶萤幕的产量提高一倍。根据报导,行动电话、数位相机等行动装置用液晶面板的毛利率,高于电脑和电视用面板的毛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三月十七日全球财经要闻
三月十八日全球财经要闻
三月二十一日全球财经要闻
三月二十二日全球财经要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