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 可降低温室效应

标签:

【大纪元6月2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台湾每年因台风侵袭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民众闻台风色变,但根据台湾大学大气科学系助理教授林依依的研究团队,利用遥测卫星等方式取得的研究成果显示,台风与降低“温室效应”有直接关连,这也是全世界少数证实这个现象的研究团队。

林依依这项跨领域的研究成果,成功结合生物地球化学、卫星遥测与大气科学等技术,前年发表在地球科学界重要的学术期刊上时,获得学术界重视,美国Nature(自然杂志 )、美国CNN(有线电视新闻网 )也报导推崇这项研究,昨天林依依以这项研究成果,获中研院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

台风一直给予外界负面印象,而过去学术界研究也陆续指出,海藻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根据林依依研究显示,台风生成与移动过程中,将海洋深层的营养盐带到海洋表面,营养盐提供海藻生长养分,海藻吸收营养盐后降低当区域二氧化碳浓度。

林依依指出,研究团队利用遥测卫星观测西元两千年的启德台风,发现台风经过后的南中国海海域,海藻的叶绿素浓度为平常卅倍,吸收的二氧化碳为平常十倍。

林依依谦虚表示,这次研究只是初步研究成果,了解多少二氧化碳被吸收,以及台风对深层海洋生物的影响,其他的相关内容则需更深入研究,但目前至少证明,台风不再是百害而无一利。

此外,林依依也以上述研究为基础,与台大大气系教授吴俊杰(追风计划主持人 )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遥测卫星等技术,证实暖涡(海洋现象之一 )为强化台风威力的重要因素,这项研究成果即将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

林依依说,2003年9月侵袭韩国的超级台风梅米,当年移动至台湾东方太平洋海域时,因为经过海中的暖涡,三十六小时内,从轻度台风增强为超级强烈台风,梅米也是韩国史上最强烈台风,造成韩国超过四百亿台币损失。

中研院奖助17年轻学者

中研院昨天举行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颁奖,共有数理科学组王子敬、生命科学组王健家等十七人得奖,针对论文发表数量成为国内大学校院教授升等的主要依据,中研院院长李远哲昨天批评这个方式不妥当,他指出,发表一篇有重量的学术著作,远比发表很多篇文章重要,而中研院的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就是在鼓励独创性著作。

十七位年轻学者研究著作奖的得奖者,是从超过一百五十名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包括数理科学组六人、生命科学组五人、人文社会科学组六人,每人获得三十万研究奖金。

各组至少都有一位女性得主,其中数理科学组林依依,以研究台风与海洋现象交互作用得奖;生命科学组的张銮英,则是国内研究肠病毒七十一型的重要学者;而人文社会科学组刘斐玟,在中国女性传统角色研究突出,开拓性别研究新领域。

李远哲昨天特别强调独创性的重要,他举例说,有一次看到雕刻家朱铭的雕刻作品“太极”,他问朱铭从哪里学来?朱铭却回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是学来的吗?他听完之后,感到很不好意思。

相关新闻
提升海洋油污应变能力 环署邀日本专家指导
多校淹水道路中断  但今天都可上学
开放采甜桃 盼重建家园
泰安乡原住民:请给我们一条可以回家的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