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讲座“唱歌的技巧”

人气 13
标签:

【大纪元6月5日讯】(大纪元记者何丽娟电话采访) 唱歌是门很广泛又艰深的学问,华侨文教中心于5月28日下午邀请张金泉先生介绍歌唱的技巧,包括发声器官、气息、用嗓、口腔共鸣、吐词方式等,会后并与听众作了交流,回答各式的问题。

第一是选歌与音域
每个人选歌首要考虑的,就是自己音域宽广度,音域宽广可以胜任的歌曲就多些,无论高音、中音、低音,选择建立于自身音域范围的歌来唱,反之,不要唱高或低于自己音域的歌,会显得牵强,让听者感到不舒服。有些人天生嗓门大,最好把麦克风拿远些,唱歌时要避重就轻,嗓门儿小就可以利用麦克风来补足。 音质大多是天生注定, 但也要靠后天的练习,不管嗓音甜美、粗糙、低哑、刚强都会有适合的歌唱。

第二是音感和模仿。音乐的感受多是天生的,后天可以弥补但不容易,流行歌曲需要流行歌曲的感受,民歌需要民歌的感受,比如意大利的声乐家来唱流行的小调,乡村农妇来唱声乐或歌剧,就会给人完全不协调的感觉。 歌曲的处理方式依歌手的感受而异,有些处理得淡而无味,有的处理得扣人心弦。这些技巧都是歌手生长环境和对于歌本身的理解程度,这些很微妙的感觉,就是歌者演译的特色,比如一个小小的换气、一个强调的重音、一个长拖音或者一个骤然的收尾……这些就只能意会了。总之,你可以多听然后找出自己可以表达得最好的歌来模仿,这是学歌的重要过程 。

第三是节奏感和音准。演唱歌曲需要准确无误地节奏感及音准。这是个基础,虽然不要多么地出众,但一定不能弱。比如许多人唱歌走音而不自知,或听不出歌曲节奏快慢拿捏不定,这种人唱得好就需要更多的练习,我认识个朋友,她会将同一首歌练到2、3百遍,如果练习不够,就会走音变调,让听者退避三舍。这种人如学习乐器也会遭遇同样问题,除了使用节拍器勤加练习外,最好唱歌时要录音,再反复的听,找出其中的差异来修正。

最后是–情感。歌手对歌词、 旋律的感悟要强,很多朋友演唱时只注意声音的部分,而忽视情感, 绝不会唱好一首歌。还会给人每首歌都一样的平淡无味感。有些歌手过分注重声音,是因为对歌曲不够熟练,演唱过程中老怕出错,或想着要注意气息、要准备高音等, 这都会使人分心。所以,如果唱歌要做到“声情并茂”,练习相当重要。当你练歌到会唱,有把握唱准音,节拍对应时,一定要把歌词再三地念过,让歌词的深深地印入心中,成为自己内心要表达的东西,演唱时情感才能自然流溢,使听众有共鸣。 有句话说得好﹕“歌不是用嘴唱的,而是用心唱的”。

张金泉先生的艺术第四讲是“记忆力和体魄的培养”,将于6月18日下午2时至4时在波士顿华侨文教中心开讲,活动免费欢迎大众参加。侨教中心地址为六楼 65 Harrison Ave. Boston MA 电话﹕617-482-3292。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张金泉艺术讲座“演讲及朗诵的方法”
元极舞联谊会成立
办公楼改造住房 波士顿扩大补贴项目
波士顿华裔退伍军人会庆75周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