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喻热情 人大校长遭批

人气 17
标签:

【大纪元7月16日讯】日前,台湾在野党的新党主席郁慕明前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人大校长纪宝成致欢迎词时,将诗经中的“七月流火”引申为“天很热”,此举再度引发网民热烈讨论。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七月流火”是国学入门典籍“诗经”里的入门诗句,意思是说“天要凉了”;纪宝成在对郁慕明的欢迎词中却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今天我们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师生以火一般的热情,在这里欢迎郁慕明先生一行……”。

或许有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的前车之鉴,所以新党在人大演讲时,人大校长纪宝成的表现格外引人瞩目。热情言论一出,立即遭网民批论,有甚者,批得比清华校长顾秉林更凶。

网友说,提倡国学的校长,根本欠缺国学素养。文化界都知道,纪宝成的表现所以格外引人瞩目,主要是因他力倡国学,成立国学系所、社团,结果自己却用错典故。

网民戏谑说:“纪校长的表现显然还是比顾校长好,至少他在送礼物时没有不认识的字。”

有网友表示,国学提倡者更应讲究用词的准确性,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更多敬畏。还有网友认为,纪校长错得不应该,可能是受到媒体乱用典故的影响。

另有网友引申,这种人文素养的欠缺和国学基础的不扎实,是民族性、集体的,纪校长那么真切地呼唤国学复兴,都无法驾驭国学的宏大,更何况对国学充满偏见、甚至仇视的人士呢?

网友直言,“错了就是错了,起码国学倡导者更应讲究用词的准确性,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更多敬畏”,即使要“创新”时也应该更注意点。

大陆入口网站为“人大校长引用典故风波”进行网友投票,结果显示,57.54%的网友认为,人大、清华校长出错,是因有些领导发言喜欢乱引用典故,但并不知道涵义;40.49%的网友认为,大学领导人只是做行政工作,国学底子不足。而有百分之65.47的网友表示,在此事件爆发前,根本不知道“七月流火”的真正涵义,只有17.82的网友知道典故。

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谁都可能出错,不过,由纪宝成这位人大校长引典故出错来看,国学复兴是多么迫切的需要。@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人大校长引错典故 被批评
人大校长力倡国学但迎接新党时用错典故
人大校长引喻失义又遭网友纠正
豫鲁皖多省高温干旱 专家:极端天气渐成常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