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显示都市和乡村生活的异同

人气 399
标签:

【大纪元7月22日讯】(The Epoch Times记者马修-利托﹑苏-金纳德7月7日报导﹑大纪元记者廖珮茹编译)你曾经憧憬远离都市的喧嚣到一个小镇安居吗﹖很多人都向往住在安静友善的小社区与街坊邻居守望相助。加拿大一份统计资料显示﹐虽然都市人和乡村人就社区意识和归属感而言确有不同﹐但其他方面的差异并不很大。

该社会统计对25000名15岁以上的加拿大人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社群及公民关系。人们如何与家人﹑朋友﹑邻居互动﹐以及参与义工组织﹑政治与宗教活动的情况都在调查之列。

调查显示﹐69%的乡村居民表示认识大部分街坊邻居﹐为都市居民(33%)的两倍。52%到61%的乡村居民表示认识所有邻居﹐而在城市居民中只有16%。此外﹐32%的乡村居民对当地社区有强烈的归属感﹐而都市人则仅为20%。20%的乡村居民表示最近得到过邻居的帮助﹐都市人只有16%。尽管都市与乡村居民在某些方面的差异显着﹐但此项调查显示出的相似之处更多。

加格瑞(Calgary)大学教授﹑城市社会变迁专家哈利-希乐博士(Dr. Harry Hiller)认为许多调查结果都是源于乡村人口的减少。传统上﹐乡村居民多因务农上不稳定的因素而与邻居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冬季降雪之前﹐人们必须赶着采收谷物﹐邻居此时就会轮流帮忙采收。但随着企业型农业的出现﹐这样的情形已经有所变化。

希乐指出﹐现在农民聚集在一起是因为社区人口减少导致了对必要的社会机构稳定的威胁。乡村人口的减少意味着留在当地的人要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去维持社区机构的存在。这就解释了乡村居民的自愿性﹐约41%的乡村人口全年都自愿服务邻里。反之﹐大城市的居民则较少从事自愿服务﹐为数仅占29%。

尽管城市居民较少和邻居打交道﹐该调查显示城市和乡村居民的 “知心好友”数目相当。城乡居民表示没有好朋友的人数都是6%。希乐说﹐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居住在城市﹐人没有地理上的归属感﹐或者说社区并不以地理位置为基础。

城市现在的社群建构在兴趣基础上﹐人们因为共同的兴趣而结交朋友﹐为了共同的政治观点﹑信仰﹑嗜好﹑专业﹑社经阶层﹑种族﹐凡此种种。人们愿意开半天汽车在都市里找寻和自己相仿的人﹐他们不一定住在附近﹐这就意味着人们不再需要认识邻居而也能够找到自己的社群。因兴趣而非地理条件所建立的社群解释了为何乡村居民比较更信赖邻居﹐而乡村与城市居民对一般人的信赖程度却很类似。(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作家谈文化差异 一个地名让台湾人笑翻
走访大溪木艺博物馆 探索歌后凤飞飞故事馆
加国亚省班芙公园梦莲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组图:2024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集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