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应中国工资上涨 台商思考前进东南亚

标签:

【大纪元1月8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郭玫兰台北特稿)面对中国大陆城市薪资上涨压力,及国际反倾销限制、禽流感等投资不确定因素,珠江三角洲的台商近来兴起一股东南亚考察热,特别是大型企业,有意在东南亚建立第二供应基地,分散投资风险。

广东广州台商协会会长吴振昌告诉中央社记者说,有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台商,考虑到越南、印尼、印度、柬埔寨等国家建厂,但不是将中国大陆的工厂迁走,而是计划设立分厂,希望作为第二个供应基地。

他表示,最近这一阵子,不少广东台商去越南、印尼等地考察,有人也投资、购买土地,不过还没有开始兴建厂房。

吴振昌说,早期到中国大陆投资的台商,多是单打独斗,现在这些台商一旦要到东南亚国家发展,多半已改采上、中、下游厂商整合后,再共同前往当地投资的策略,将企业投资的补给战线拉长。

他说,想迁厂去东南亚的台商,大多是劳力密集型产业,例如服装、制鞋业等,至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高科技产业,意愿比较低。

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考虑风险分散。他说,来自美国、欧洲联盟对于中国大陆的反倾销、配额限制的压力,加上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禽流感等疫情因素,提高了中国大陆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

吴振昌表示,到中国大陆内陆设厂,很多资讯较为封闭,存在隐藏性的投资风险,如果发生像SARS等疾病,客户会担心制造出来的产品会有问题,会影响到客户的信心。

有部分台商为了降低工资成本,已经或准备前往中国内陆省份设厂,但吴振昌说,投资不确定的风险问题,不是说将工厂迁移到中国内陆省份,就能解决。

至于东南亚国家,风俗、生产习惯和语言不同,也让有意前往投资的台商面临另一系列的问题。

根据经济部统计,台湾是越南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至二零零五年八月底,投资案件累计一千三百六十九件,投资金额累计达七十四亿美元,越南政府预估未来三、四年内,台商企业对越南投资累积金额将可达到一百一十亿美元。

前信星鞋业集团董事长、广东珠海台商协会会长陈正雄,以前曾经协助企业到越南设厂。他说,他曾经到印尼考察,发现台资厂不多,原因是台商比较不能适应当地人信仰回教,并且认为工人经常要参加祈祷仪式,影响工作效率。

对于越南,他说,越南的罢工潮是很恐怖的,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罢工问题一直摆不平,当地工人们围厂暴动,提出调薪四成的诉求。

陈正雄指出,越南的基本工资规定,比起广东低一、两百元人民币,不过语言上的差异,造成员工管理、与当地政府沟通等问题。

他认为,珠海的工人难找确实困扰着台商,广东工人难找的主因是原本从其他省份到广东打工的人,现在多转移到大上海地区工作,为解决缺工情况,广东台商往内陆迁移的情况还是比较明显,多数是到江西、湖南等地。

他说,有些外销制鞋业台商,先将鞋面成型的制作流程留在广东的工厂,然后到内陆省份设立针车厂,等到内陆的工厂稳定运作之后,才逐渐增加内陆工厂的生产流水线。

广东汕头台商协会秘书长张吾军说,目前未听说汕头台商因为薪资上涨出现企业迁厂,同时当地政府并没有强力要求企业必须调涨薪资。

他指出,广东台商主要的问题是缺工,从二零零四年开始越来越严重,至今无法解决;缺工导致企业出现挖角风潮,愿意支付高薪给工人,薪资上涨的情况随之出现。

他说,有些台商企业为了挖角,除了发给本薪之外,又加发在原企业的一个月工资,以补偿工人转换到新公司服务的损失。   另外,张吾军表示,中国大陆强制实施周休二日,员工在周末假日上班,企业必须支付劳工三倍的工资,也使得台商经营成本提高。

他认为,现在到东南亚的台商是以大型企业为主,中小企业比较没有能力去投资,因此还难以见到一股中国大陆台商对东南亚的投资热潮。

相关新闻
侵入老东家电脑偷资料 男子被诉
宜兰车队声援670万勇士退出共产党
美国与中美洲自贸协定生效 实施进度延宕
驻菲代表处举办元旦团拜茶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