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称北京毒米案欺骗中央 北京否认

标签:

【大纪元10月3日讯】(大纪元综合报导)近期,香港多家媒体都报导了北京陈化粮事件,尽管北京有关当局否认这些报导,但有关北京“陈化粮”的报导仍不时见着于报端,一时间成了坊间热点。大陆媒体也披露在北京一些粮油批发市场上,有相当数量的“民工粮”在出售。而最新一期《亚洲周刊》一篇“北京毒米案欺骗中央”报道,更在海内外引起轰动。该刊指,北京粮食局公开否认“陈化粮”进入市场,但北京工商局在市场上查获2310吨陈化毒米,有关官员欺骗中央,比“非典”更严重。

《亚洲周刊》称,随着上海部分高官贪腐问题的暴露,北京市的腐败问题也越来越多地被摆上台面。最典型的是北京市口粮市场月前查获两千多吨发霉变质陈化的“毒大米”事件,使数十万北京市民免于进一步受害,也证实了亚洲周刊不久前有关北京“陈化粮”的报导。

该刊指出,比这些毒米更加严重的是,北京市有关当局在发现问题后,不是积极面对事实,而是竭力掩盖真相,由政府粮食局发出了所谓的“辟谣”声明,不但欺骗了公众,蒙蔽了舆论,也欺骗了中央,其性质的恶劣程度比零三年北京市发生的“非典”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早在7月底,香港多家媒体报导了北京“陈化粮事件”,指一批陈化粮已进入口粮市场。但在8月13日,北京市粮食局发出声明,否认媒体报导,称没有“陈化粮”进入粮食市场。

但《亚洲周刊》称,该刊调查发现,发霉毒化的“陈化粮”在4月份被举报之前,已经流入北京的口粮市场,出现在不少超市货架和粮食市场,售卖给北京市民。据悉,不法奸商对陈化大米的处理,更采用了由韩国进口的工业用选色机,以高科技手段去除发霉大米的斑点,即使连专业人士也无法辨别。

报导称,5月中旬,北京市工商局查扣2290多吨陈化粮,其中大部分约1551吨来自政府控股的官办企业北京京粮恒业国际粮油贸易有限公司 (简称京恒公司),739吨来自黑龙江。

报导指出,正是在北京市粮食局管理疏忽、甚至是涉嫌内外勾结,“国有”的京恒公司,利用“近水楼台”的关系, 用低廉的处理价格把国家粮库里变质发霉的稻谷,以高价转手卖给黑心的企业加工变成“好米”,赚取暴利,从而使这些毒大米摆上了北京市千家万户的餐桌。

其实早在2004年,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上,就陆续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大米。经媒体记者调查,其结果显示这种“民工粮”多为国家严禁食用的陈化粮。

7月中,华夏时报也报导了一则四省市粮油市场陈化粮流入北京建筑工地的新闻。
该报报导称,近期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大米。这种民工粮价格要比一般的大米便宜三分之一还多,而且非常抢手。在河北省廊坊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及北京、天津粮油市场上,有相当数量的“民工粮”在出售。

这些来自粮油市场的民工粮,次米含量居然是国家规定次米最高含量的7倍还多。这些改名为民工粮的陈化粮,按照国家规定,是绝对不允许直接作为口粮进行销售的。但如今已经被端上了民工们餐桌。

专家说,陈化粮中所含的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280度高温下仍可存活。试验表明,其致癌所需时间最短仅为24周。也就是说,这些每天吃着陈化粮的民工,其实每顿咽下的很可能都是高致癌物。

陈化粮就是指已经陈化或变质,不宜直接作为口粮的粮食。按照国家规定,陈化粮的销售处理,应采取在县级以上粮食批发市场公开拍卖的方式进行,拍卖的对象主要是酿造、饲料等工业用粮大户,陈化粮是绝对不允许直接作为口粮进行销售的。

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去年的12月份,新米的价格比较高,陈化粮的价格比较低,为了利润,加工陈化粮就出现在了北京市场上。

北京这次查获的总共将近2310吨陈化毒米,如果流入市场,按照人均月消费30斤计算,可以供15万人吃1个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比“非典”更严重!北京毒米案欺骗中央
亚洲周刊:北京当局掩饰毒大米事件
云南丽江17分钟连发3次地震 最高4.5级
【翻墙必看】实拍大陆实体店的空空荡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