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第一久 合库成棒走过一甲子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10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罗惠龄/专题报导 摄影/记者鹿俊为、张忠义

永续经营 期待掌声

老牌业余合作金库成棒队,其所属合库金库今年将迈向一甲子,行库创办不久,合库棒球队也跟着诞生,与台电成为目前历史最悠久也是仅存的两支纯业余球队。最近2、3年不断传出合库解散消息,行库进入民营化,合库棒球队仍希望永续经营,这需要更多人给予支持。

合库棒球队成军于民国38年初,草创时期,仅13人入队,39年初,棒球队列入行库员工业余体育活动机制。

棒球队的成立,为台湾带来两个革命性发展,一是合库在成立棒球队后,带动土银、一银、华南银等6个行库筹组棒球队,成为有名的“6行库”对抗赛;二是6行库棒球队的成军,让许多生活困苦家庭的小孩有更明确目标–靠着棒球进入这6家被视为金饭碗的银行上班。

随着时间流逝,其他5行库棒球队早已解散,仅剩合库屹立不摇,在这近60年岁月中,培育出的棒球员就超过500人,其中除了许多旅外球员,还有不计其数表现出色的国手。

人才外流 当前困境

90年代,台湾成立职棒,使得成棒老牌军合库队,开始成为“职棒人才供输站”,这也让原本是业余棒坛霸主的合库队,战力逐渐下滑,去年达到最高峰,共10多名主力球员出走。

合库在职棒成立的前两年,就离开20多人,受到职棒冲击,转型成为年轻球员的技术、心智养成站,多数球员在合库只是过客,他们的目标是更高的职棒殿堂。

人才外流的问题,从职棒开打后,就一直是合库遇到的困境,现在又增加青棒球员想出国打球,因此选择能够提供他们出国管道的大学就读,让合库更找不到好手,在风雨中一路走来,合库棒球队觉得艰辛,却也不曾后悔。

合库棒球队希望永续经营,但目前遇到最大困扰,还是球员流失问题,展望未来,合库不但要持续保有棒球队,有朝1日还能进军职棒,成为更专业的球队。

职棒是许多选手的终极目标,不管留在国内或出国发展,这个潮流,不单是合库,也是另一老牌军台电的难题,“毕竟职棒是棒球金字塔最高阶,想走的球员,我们不会留,但也不鼓励他走。”合库总教练许顺益说。

未来目标 进军职棒

另一个问题是比赛过少,有别于其他学生棒球队,合库与台电,现在一年只有春季联赛与协会杯能参加,其他时间不是找球队打友谊赛,就是练球而已,有时真让大家闷得慌。

“我们面对的问题不算少,但行库第一要求,仍是球员管理。”许顺益表示,最怕的是球员有任何疏失,损坏行库形象,因此他在球队的管理上特别严格,经常告诫球员,能够自我要求,合库出来的球员,不但要球技好,形象要更好。

即使被认为是职棒球员供输站,但合库仍站在岗位上,做该做的事,“让更多想打球的棒球员有球可打”,合库也在尽一份社会责任。

业余棒坛老将许顺益(右)去年升任合库总教练,虽有职棒球团邀约,但却不为所动,决定终身为合库人,指导更多年轻球员。

他…拒邀约 当职棒逃兵 许顺益 永远合库人

虽然打职棒是多数球员的梦想,但还是有人选择留在业余,合库现任总教练许顺益、教练吴文裕就是职棒逃兵。

早在国内职棒成立初,许顺益就是职棒球队积极网罗的对象,不过他毅然婉拒球队邀约,决定投身合库,披上合库球衣这么多年来,期间也历经职棒的高峰期,许顺益表示,至今仍不后悔留在合库。

“我完全没想过要打职棒。”许顺益说,职棒球队找他时,开出80万元签约金,他的观念是职棒没有保障,加上来自乡下,家里想法也较保守,基本上,有球打就不错了。

去年正式自球员退役转任教练的吴文裕,球员时代也是国家队常客,鲸队成军时就曾找他加盟,但他也一一拒绝职棒邀约,除了自己身材考量,一方面也是职棒没保障,不如留在活得愈久、领得愈多的合库。(记者罗惠龄 )

他…甫加盟 虎队就解散 李宏裕 叹职棒现实

正式穿上职棒战袍的第一天,李宏裕就接到三商虎宣布解散的消息,从那时开始,他就深刻感受职业运动现实的一面,既然与职棒无缘,李宏裕再回到合库,问他还想打职棒吗?他摇摇头说,不会再想了。

现在李宏裕不过才27岁,不过已打消职棒念头,他宁愿追求较稳定的生活,留在合库延续棒球生涯。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亚运中华成棒公布29人名单
亚运成棒22人名单出炉  叶志仙:功能考量
台银合库升存款利率0.07个百分点 下周1实施
台银合库今起升息  土银明起调高存款利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