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非洲的“蜜月”

——北京向非洲大撒红包 免除债务 经援达百亿美元

标签:

【大纪元11月6日讯】<--ads-->
(大纪元记者田宇报导)中非合作论坛于11月5日在北京闭幕,48个非洲国家首脑带着满脸的微笑和鼓鼓的行囊离开了北京。为了加强非洲国家与中国在各方面的紧密合作,北京不惜砸下重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非论坛上宣布,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提供三十亿美元的贷款,二十亿美元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另外还将设立总额达五十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同时,中国将免除所有非洲邦交国中的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于2005年底到期的全部债务。

为了这场超级中非“定亲会”,北京自11月1日起便进入了非常状态。来自非洲草原的大象和斑马跃上了遍布北京街道的招贴画,而包括前北京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焦国标在内的部分异议人士被强迫在中非论坛召开期间离开北京。

中非论坛期间北京街头的宣传画(FREDERIC J. BROWN/AFP/Getty Images)


北京当局希望给来自非洲国家的政府代表团留下一个既和谐稳定、又富裕大方的印象。除了免除债务和增加贷款之外,胡锦涛还为非洲国家开出了一个长长的礼品清单,其中包括:把同中国有外交关系的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输华商品零关税待遇受惠商品由一百九十个税目扩大到四百四十多个;在今后三年内为非洲培训培养一万五千名各类人才;向非洲派遣一百名高级农业技术专家;在非洲建立十个有特色的农业技术示范中心;为非洲援助三十所医院,并提供三亿元人民币无偿援款帮助非洲防治疟疾,用于提供青蒿素药品及设立三十个抗疟中心;向非洲派遣三百名青年志愿者;为非洲援助一百所农村学校;在2009年之前,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由目前的每年两千人次增加到四千人次。

不过,胡锦涛强调,中国对非洲如此亲昵之举并“无政治目的”。事实上,胡锦涛在会见出席中非论坛会议的非洲国家领导人时,亲自为前香港卫生署长陈冯富珍参选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拉票。

自五十年前,中国和非洲首次开启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先后向53个非洲国家提供过经济援助,历年累计取消了非洲国家所欠外债约1009亿美元。

中国向非洲输出“中式发展模式”

北京当局何以如此青睐非洲?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非洲吸引中国的并非风景,而是原料和市场。”多年来,中国经济过热以及各地盲目、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消耗导致中国大力从事能源外交。于是,南美、中东和非洲纷纷成为了中共领导人频频出访的地方。同西方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在与非洲国家的交往当中,采取了政经脱钩的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法兰克福汇报”分析说,“中国以善解人意的伙伴形象出现。事关侵犯人权、缺乏民主以及腐败泛滥,非洲毋须担心会受到中国的批评。”北京当局不谈法制人权,只谈经济的做法正中许多非洲国家的下怀。不仅如此,中共当局利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特殊地位为迫害人权的经济伙伴,如苏丹,支起了保护伞。

中非论坛期间北京街头的宣传画(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欧在非洲相撞

非洲是欧洲的近邻。非洲的贫瘠和战争不断导致无数的难民涌向欧洲。为了帮助非洲国家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减少贫穷,欧洲国家多年来为非洲提供了大量经济和技术援助。然而,欧洲长期以来奉行的是通过经济援助促进非洲国家政府向良性方向转化的政策。中国进军非洲的方式无疑打乱了欧洲的非洲政策,从而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极度不满。

德国经济发展与合作部部长维乔雷克-措伊尔(Heidemarie Wieczorek-Zeul)日前就中国对非洲的政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维乔雷克-措伊尔认为,中国方面在执行对非洲政策时,单纯只是从自己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角度出发,很少考虑推动非洲国家的反腐败进程或者民主进程。维乔雷克-措伊尔称,“中国强迫那些刚从西方获得债务减免的非洲国家利用中国提供的贷款修建富丽堂皇的总统府或者各部委大楼。”

北京当局的非洲政策,在赢得了非洲国家一时欢心的同时,在中欧之间却造成了新的摩擦。(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国为能源及市场默认非洲腐败?
北京办中非论坛 交通大管制
中非论坛出席代表确定无台湾邦交国
林保华:胡锦涛讨好非洲国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