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崛起》重新包装中共 国际关注

央视政论片暗示重商主义、军事势力和威权 透露中共新战略

人气 6

【大纪元12月1日讯】(大纪元记者王珍报导)北京中央电视台最近高调推出12集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从各方面来看,《大国崛起》是中共官方的大动作,可以说是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崛起”的一个公开回应,其中所包含的政治导向和战略信息引起广泛关注。
  

《大国崛起》是中共官方的大动作,可以说是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崛起”的一个公开回应。(GOH CHAI HIN/AFP/Getty Images)

评论认为,《崛》片对中国走向的暗示非常明显:重商主义、军事实力和威权,大陆有学者担心中国崛起会走日德苏的模式。
  
华府中国问题专家石藏山则表示:《崛》片是马克思主义、共产党意识形态在中国大陆崩溃后,中共为延续政权的合法性推出的精神包装。北京希望通过《崛》片重新包装后的中共,能通过“军事、经济的威权”称霸全球,用这样的梦想来凝聚在中国失落的人心,度过退党潮带来的危机,挽救中共。

央视高调推出
  
北京官方说:“我们的发展是21世纪公认的世界大事,我们选择怎样的道路,的确是为世人所瞩目的。 ”
  
11月13日至24日,北京央视在经济频道播出12集电视政论片《大国崛起》,每集50分钟。《大国崛起》分析了五百年来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美国这九个强国的兴衰史。官方说,《崛》片不是历史片,而是“注重历史带给现实的思考”。
  
当局为配合《崛》片安排了一系列宣传造势活动。11月22日-23日,《新浪网》、《人民网》强国论坛分别邀请国际战略专家王缉思、《大国崛起》撰稿人周艳、总制片人任学安、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等,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11月27日起,北京央视重播《大国崛起》,并邀请嘉宾讨论。据美国之音11月28日说,用谷歌搜索《大国崛起》,竟然有1百55万个网页有这方面的内容。
  
这部电视片创作历时三年,据报,班底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承旦、北大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及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缉思操刀,由人大下属的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发行。

中共重新包装自己
  
这部电视政论片由“中共喉舌”郑重推出,其中透露的信息和暗示的观点,一般认为代表了中共官方的立场,也是中共意识形态面临解体前夕的“重新包装”。
  
据海外亲共媒体《侨报》11月20日报导:“中共中央政治局9名常委本月集体学习“大国崛起”课程,中国央视也推出同名电视记录片,显示中国已正视“崛起”的现实,为自己重新定位。”

侨报报导指出,中共中央政治局9名常委本月集体学习“大国崛起”课程。图为政治局9名常委中的胡锦涛,温家宝和吴邦国等人。(PETER PARKS/AFP/Getty Images)


  
香港《苹果日报》透露,《崛》片产生的远因是,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03年11月24日举行集体学习班,分别以“十五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考察”为题邀请学者授课。

BBC:《崛》片提前露马脚
  
通过《大国崛起》这个电视政论片,中共要向外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外界又是如果评价的呢?
  
BBC评论认为,《崛》片是一部相对客观一些的宣传片,其中对中国走向的暗示非常明显:重商主义、军事实力和威权。“这部片子与其说是借鉴,不如说为中国发展正 名:发展才是硬道理。”

BBC评论认为,《崛》片暗示重商主义、军事实力和威权为中国走向。图为2005年8月中共在中国大陆青岛发射飞弹演习。(Getty Images)


  
《崛》片“强调了一些人类科技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那种先入为主的也很明显……这先入为主的逻辑就是:世界发展是财富的发展,财富的活动方式可以通过武力、技术和战争来得到。”
  
评论最后强调,“中国让人担心的,也许不是他现在明显的强大,而是强大之后干什么?”强权逻辑是中国发展的最大马脚,相信强权胜过公理,还有“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潜意识,“《大国崛起》是一次提前露了马脚。 ”
  
自北京提出“中国崛起”思想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十分关注中国以何种方式崛起?对国际秩序带来什么样的影响?2005年11月胡锦涛访问英国,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在国宴讲话中,当面向胡锦涛提出这个问题,显示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忧虑。
  

西方社会对中国崛起的忧虑。图为2005年11月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访中。(TOBY MELVILLE/AFP/Getty Images)

中国问题专家指出,《崛》片可以说是对国际社会关注的一个公开回应。过去邓小平的策略是“韬光养晦”,在国际上“不出头”。但最近几年,中共的国际战略逐渐走向进攻性的战略,对内对外政策都比较强制。2005年,中共将领朱成虎对美国的核恐吓也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学者:警惕日德苏崛起模式
  
《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在接受大纪元采访时分析:当局推出《崛》片,其意识是很明显的,第一,表示中国是一个大国了; 第二,通过突出强国来压倒自由。
  
胡平说:中共总是要为这个国家硬性地规定一个大目标,不管是革命还是强国,然后以这个统一的目标作为根据,来压制所有不同的声音,要求全社会每个人为这个目标做出牺牲,把压迫合理化,这是共产党一贯的做法,是中共掌权以来我们得到的最大教训。
  
原陕西电视台资深媒体人者马晓明对大纪元说,中国人吃苦耐劳并付出巨大的环境和能源代价后,中国经济确实取得了很大成果,但政治上却仍然是专制制度,所以,这种经济发展是非常危险的。崛起有不同的模式,象日本军国主义的崛起、德国纳粹的崛起、苏联共产专制的崛起,都给人类带来的是巨大的灾难。
  
马晓明说:中国如果不进行政治改革,国民如果不改变狭隘的民族主义复仇情绪,中国的崛起可能就会走日德苏崛起的模式。◇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媒揭中共摘国人器官 贿赂日本政界
星洲盈拓小股东否决售香港电盈
陈日君谴责中共委任主教
陈日君谴责中共擅任主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