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也谈《大国崛起》(二)

人气 3

【大纪元12月12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联结收看

主持人:现在我们有观众朋友在线上等候,我们先接一下纽约梁先生的电话,梁先生请讲。

梁先生:你好,我觉得陈破空先生讲的话很好,但他讲的话好像是不够普遍化。

主持人:请问您的问题是?

梁先生:就是每个国家的事情,你管那个国家、管这个国家,你也是不能……,不知道你能不能把神的福音传到全世界,整个国家每个地方,那这样更好。

主持人:好,谢谢。那我们现在再接一下芝加哥李先生的电话。李先生请讲。

李先生:我先接上次最后一分钟那个话题,上次播的是“国际形势对中共的影响”,中共以前有句常说的话,就是“国内形势一片大好”,国际形势也是一片大好不是小好。那我现在告诉它,国内形势我不知道,但是国际形势肯定不是大好,小好也不是,而是不好。

为什么?因为我发现西方主流社会越来越会区分中共和中国了,而且他们逐渐意识到他们坚持他们的人权、自由、民主那种理念比跟中共那种小的利益更重要。

而从利益的角度来说他们也越来越发现中共的弱点,像这次加拿大总理哈珀的做法就是一个好的警示,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我怀疑2008年奥运会会不会开成80年莫斯科奥运会,这是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就是前几天我看到新闻,胡锦涛在巴基斯坦访问,邀请五百名巴基斯坦青年去访问中国,我当时一听就火了,我觉得简直就是谋杀!因为中国很多下岗的农民、工人,很多人看不起病,很多人可能就在医院、就缺这钱。我想他五百人每个人至少得花五千块人民币,保守点估计,但是国内很多人可能就缺五千块人民币而不能上医院,有时候就病死了。

共产党常说它们是党啊、亲爱的母亲,它如果是母亲的话,那是什么样的母亲呢?那就等于自己儿子快饿死了,还要给邻居的小孩买五百个玩具,就这么种情况。

最后接“大国崛起”这个话题,我想中共拍这个片子的意思就是想,我们现在也是大国,现在二十一世纪是所谓中国人的世纪,那我们现在中国崛起了,其实这正好相反,按照中共说,它的片子是反面教材。

因为那个片子我虽然没看过,但从你们提到的九个国家,我发现这九个国家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顺应历史潮流。国父孙中山先生有一句名言就是“世界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而中共现在的统治是逆着世界历史的潮流而动,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可能崛起。

主持人:好,谢谢李先生。那么对刚才两位观众朋友们的话您们有什么要回应的吗?

陈破空:第一位梁先生问的问题说到要把福音传到每一国家,我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我刚才提到美国的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提到的四个自由的时候其中就有个宗教自由,这个也是美国的立国基础。

美国这个国家有百分之八十多的人有宗教信仰,这是这个国家有博大胸怀的体现。我想在这九个大国的崛起的过程中,宗教信仰越强的国家就像那些西方的国家,包括荷兰和美国、早期的英国和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宗教信念越强的国家,它崛起之后、强大之后,带给人类的福利和利益越多,它的国家利益和全球的利益越吻合。

而宗教信仰越薄弱的国家,甚至没有的国家,它们崛起之后,给人类带来的灾害更大,包括日本的军国主义、包括德国的法西斯主义这种扩张,还有苏联这种扩张,这一类过程对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我想宗教信仰在国家的发展中确有很大的作用。

至于李先生所讲的,我想大国和谐的片子主要是在讲“和谐和妥协”,编导者曾经透露他们有和谐的初衷。也就是说中国在讲和平崛起的时候,这个编导认为国内的和平才是主要的,国内各种利益的平衡,各种人的妥协、和解是非常主要的,我想编导这样的初衷应该是值得肯定的。

主持人:那我想问一下胡先生,您对这两位观众朋友的说法有什么看法呢?

胡 平:我主要谈第二位先生提的问题,我觉得当然它也不完全是个潮流的问题,因为有的大国崛起本身不见得是个好事情,它不见得代表历史正确的方向。我们看到德国、苏联的崛起都看到这么个问题,所以我始终要强调的一点就是,做为中国人、做为大国的国民,首先我们要对这种大国情结要有反思。

主持人:怎么叫“大国情结”呢?

胡平:就是觉得你是个大国,就希望是个大国,而把国家的强势置于首位,而把国民,每个国民个人的幸福自由摆在次要的地位,这就是一个大国的国民很容易犯的毛病。

因为当你有大国情结,只有你大国才有这种情结,小国做不到啦!你想想世界上两百多个国家,能够有资格成为大国的,有可能成为大国的顶多一、二十个国家。那其他的百分之九十的一、二百个国家人家怎么活呢?对不对?人家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国,那人家的骄傲、人家的荣誉从那儿来呢?对不对?你认为要成为一个大国才光荣、才骄傲、才很得意,那别的国家怎么办?对不对?

显然问题不在那个地方,而观念问题是,特别是现在,我们面对这么一个世界,这个地球村,整个人类是空前的融合。这个时候你希望成为一个大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只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荣耀,而不是一种实际的利益也不是一种实际的自由。而人们常常因为这种大国虚幻的荣耀感,我们要付出个体自由和幸福方面的代价。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我们要加以注意的。

你看在五四时代,当时的五四我们称其为“启蒙”对不对?后来学界有一种说法,就是“救亡压倒启蒙”。就是说后来西方列强,尤其是日本打中国,因此国民就觉得救亡的任务是迫切的,而自由这个问题就可以、就把它压住了,就把它摆到次要位置上了。

那么到现在没有救亡的问题了,但另外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就是你要想成为大国,想成为强国,然后就把国家的利益,所谓国家的利益,所谓的国家的目标置于首位,而以这个理由来压制个人的自由。你从这一点也看得出来,包括网上一些评论也可以看得到,有些人就一直强调:对!中国一定要崛起,中国要成为大国,所以就反对自由,就要反对民主。

所以我特别强调的,在这个大国崛起中,美国的崛起恰恰是个反例,人家不是追求成为一个大国,追求成为一个强国,它是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幸福这些副产物。而我们中国人,我觉得在今天最应该注意到的是这一个问题。

主持人:有观众朋友在线上等候,我们先接一下洛杉矶的郭先生的电话。郭先生请讲。

郭先生:主持人你好,两位先生好。我时常看台湾的谈话性节目,胡先生跟陈先生两位绝对是一流的政治评论人员。今天这个话题,讲九个大国却独缺中共这一国。这一两年的时间,中共的宣传机器在海外宣传中国崛起,这个声音甚嚣尘上,为什么突然变成这个样子啊?

所以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两位:这到底是中共投出来的风向球呢?还是它内部斗争的需要呢?如果我们往好的方向想的话,是不是一种公民运动要开始、要突破思想的禁锢,还是怎么样?因为一般的人都是看热闹,两位那么优秀的评论员为我们讲讲这里面的门道,这里面到底有一些什么文章?谢谢!

主持人:好,谢谢郭先生,你们二位谁先讲?

胡平:我想这个电视政论片,大家知道最初就是起源于03年,中南海诸公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去讲历史上的大国的兴亡经验。那么从这一点,这部电影的编导就获得一些想法,当然他也是在这上面自己藉题发挥,所以他也不完全是在揣摩领导的意图。

在这个电视剧第二篇里头,他也想加进这几年来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些成果。同时也是因为在当前,共产党过去那一套意识形态已经破产,它的那套历史观,特别是毛泽东的那套历史观,基本上完全没有市场。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它给一般的观众还是提供了一个和原来的党八股不完全一样的东西,是一般人会感兴趣的东西在里头。

但是毕竟这个片子是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出来的,而又是在一个中国新闻出版这么严厉控制的情况下出来的。因此在这里头,显然它不得不回避和遮掩很多重要东西,或者强化了一些未必有那么重要的东西。所以多多少少对历史来说并不是完全客观、完全准确的图像。

所以在这里头,我觉得通过看这部片子,我们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要有一种分析的过程。从这里要吸取一些有益的知识。另外呢,对整体上反映出的问题要有批判的能力。

主持人:那接下来陈先生您要说点什么?

陈破空:我补充两句。郭先生的问题讲到两个方面,这个片子也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就是这个党内或者中国的知识份子有一些对历史反省的声音。再说中共内部不是一块铁板,有些人是愿意面对现实的,愿意睁眼看世界的,而不愿意像过去一样用对立的、仇视的眼光来看待世界,尤其看待文明世界。这可能是一种党内的微弱的或者是正在渐强的一种呼声,这可能是一种情况。

那么另外,也可能完全是另一种情况,它完全是一个包装。比如说这个片子也说:各个国家,九个国家的崛起各有各的道理,也可以说它在谈各个国家各有各的模式,那么是不是启发中国也有中国的模式?

因为它提到美国、英国是社会力量起主导作用,是社会带动国家的变革;而在苏联德国和日本却是由国家的力量来带动国家的变革。所以这两个是相反模式。

但是这两个相反模式恰好证明了,以美国、英国、法国这个社会运动为代表模式事实上是世界的主流,而且是好的方向。所以我想这个片子不管它有哪方面的效果,不管它是有心还是无意,有背景还是无背景,我想它对人们的想像、思考的空间都是非常巨大的。

胡平:我觉得有些问题就要由不同的角度去看。谈谈各个大国崛起的一个过程,我觉得我比较去思考的就是,一个大国崛起了,它给世界带来了什么?如果它后来衰弱了,它给世界留下了什么?这个是很重要的问题。

你比如说英国,英国固然衰弱了,不再是个大国了,但是就像经济学家哈耶克讲的,他在四十年代就跟英国讲过,他说英国人你们不要忘了,是你们教会了世界人民怎么样生活。

因为我们现在社会的两大支柱,政治上的代议民主制,是英国人发明的;经济上自由市场制度是英国人发明的;还有现在的科学,牛顿就是代表人物。也就是说现在三大支柱都是来自英伦三岛,尽管今天英国不再是帝国了,但它这三个最大的贡献,仍然要比一百年前在世界上更为普及。

所以在这两点来说,我们要考虑到,中国的崛起同样有这样的问题。但是中国要崛起了,我们会给世界带来什么?这是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 2006/12/12 6:47 A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热点互动】中医要不要存在(二)
【热点互动】剖析中共如何应付活摘器官调查
【热点互动】中医要不要存在(三)
【热点互动】感恩节遥看北京“人权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