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中医要不要存在(三)

人气 5

【大纪元11月27日讯】(新唐人热点互动采访报导)联结收看

主持人:那我们又有几位观众朋友在线上等候,现在接下一位纽约穆先生的电话,穆先生请讲。

穆先生:我说有人反对中医,可能因为是他不太懂中医是什么东西,他本身不是太懂,而且中医本身就是一个传统的文化,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第二点,中医是根据易经所产生的,他们反对易经,易经是老子传下来的,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人认为它很不科学,但我说这是科学的。

主持人:好,那谢谢穆先生。我们再接一下加拿大王先生的电话,王先生请讲。

王先生:我觉得中医就像刚才穆先生讲的,它有点像易经研究,这我自己有体会。我很小的时候,在农村就会打摆子,热症加痢疾,病得很厉害。那时郷下人迷信、说是有神,就请菩萨来抓鬼。

那时吃中药灵验的也很少,找来一个不熟的人给救命,请他来拯救一下。他开一副药,当时我也不懂年纪还很小,后来吃那些药以后,痢疾本来一天是二十几次,大便连肛门都没办法碰的,用芭蕉来清除,第二天出几身汗,结果还是没有办法。后来试了那中医、那老医师,他药下的很重,可能就是有很多病毒,后来就好了,我想了一下,这很神奇啊。

主持人:好,那谢谢王先生,我们现在再接一下中国大陆的陈先生的电话,陈先生请讲。您说吧!

陈先生:我说几句,我是中国大陆打过来的,我从一个老百姓的角度来说几句。在中国,目前的医院里面我看好像是没有几个人抓药,我本人也是同样在医院工作的,但是基本上没几个人看中医,这是一个事实。

我不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社会问题造成的,还是一些专家研究不够,还是有其他的原因?反正中国好像学中医的人是越来越少,然后药房管理、药材管理好像每天都在减少,感觉搞中医的人慢慢的好像都在搞西医了,然后老百姓整个来说,反正中医是在慢慢消失,好像在中国是没了的感觉。好,谢谢。

主持人:谢谢陈先生,那我们先等一下,我们先回答这几位观众朋友的问题。刚才陈先生谈到中国大陆的现状,想问一下杨医生您怎么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杨景端:在中国大陆的时候,我去过很多中医医院,包括比较有名的中医医院像天津中医医院,他们面临的就如同刚才他说的这个现象是存在的。

就是愿意学中医的人越来越少,因为在中国你知道报考大学时,很多人他选择上中医学院不完全是因为他喜欢中医,有的时候也只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所以首先学生本身对中医并不是真的喜欢,我刚才说我们同学也是个例子。

第二个他学了以后,他发现在临床上用的时候,他总又觉得中国现在这个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说起来经常批崇洋媚外,其实非常崇洋。他认为西医是比较先进的而中医是比较落后的,他已经有了这种观念,他总觉得自己做中医的话,好像是个二等医生似的。

那么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经济原因,就是你中医看病你摸脉也好,扎针也好,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所谓的“含金量”,就是说你没有使用昂贵的仪器、你没有使用昂贵的药,结果你拿不到回扣,你创造的利润小。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你要继续做中医的话,那医院就开不下去,这有很大的因素。所以每个中医医院现在都是挂着中医的牌子,所有的中医也都是在开西药,也给人家吊水,而且中医医院使用的都是超声波、CT、核磁共振。

像我去的天津中医医院,他的院长是很有名的,搞得很成功像个企业家,其实他的成功的原因在什么呢?他挂着中医的牌子,使用中医的治疗手段,他很吸引人特别是吸引外国人,那么他同时又用西医的诊断仪器他又能赚钱,所以他用这个方法维持他中医的存在。

我想现在越来越少人搞中医的一个很大的因素,除了我们这么多年敎育上的缺陷,对传统文化越来越不重视之外,还有一个因素,现在我们都是向钱看吧。但是相反的一个现象,民间的一些老中医,真有绝招的,那是很赚钱的。

主持人:门庭若市。

杨景端:门庭若市那是非常赚钱的,非常有钱的。

主持人:那我想问您一下,在中国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中西医结合,所以很多医学院学中医的学生其实都是医学院的教授培养出来的,那您觉得这是不是对中国真正中医的传承也有影响?另外,真正的传统中医它一般是怎么传承下来的呢?

杨景端:传统中医是没有医学院这么一说的,都是家里学的。中医它是道家传下来,道家都是选徒弟、挑徒弟的,都是秘传的。我记得我们在家的时候,本来我是不应该学中医的,因为我不是我们家的长子,应该是长子学,但是我大哥他放弃了,他去学物理,结果就落到我头上,所以它中医有这样一个传统。

另外一个就是说,中西医结合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双刃剑,一方面它好像把中医的一些东西保留下来了,但是另一方面它又把中西医的概念和范畴混到一起了。混到一起以后,最后中医被用在一些它不应该用的地方。

比如说中医是一个能量医学,因此对还没有表现到体表水平的问题它是最有办法的。比如说你头疼摸不着、看不见,你高血压摸不着、看不见,偏头疼、抑郁症、失眠、疲累,很多很多功能性的疾病,它都有办法。那么这是它的长处。

另外,预防是它的长处。因为疾病都是从深层向表层发展的,但是因为现在大家都认为中医跟西医没什么区别,所以人得了肿瘤了,他也指望单纯靠中医来解决,这样的话,不是说中医不能治肿瘤,但是在这方面,中医就已经不是用在它最擅长的地方。

主持人:就看到已经病入膏肓了,没有救了。

杨景端:这时候才来看中医,西医救不了叫中医,中医也救不了。因为中医它也是医学,只要是医学它就有局限,它就有治不了的病。很多医生一摸脉,一看就说你这个病没治了,并不是说中医什么病都能治。

主持人:那您说到这儿,我记起我们《新唐人电视台》有一个《认识中医》栏目,里头有个胡乃文医师,他也是祖传很多代的世家。他讲过一个故事,他说扁鹊大家都认为是神医,但是扁鹊说,其实他只到最后人不行了的时候才治,因为能把人治好,所以人就认为他是神医。

但他大哥和他二哥都比他好,因为他大哥可以让人不得病;他二哥可以在人得很小的病的时候,就让他再没有病了,所以到他这儿已经就是求其次了,我们这是讲个笑话。

现在又有观众朋友在线上等候了,我们再接一下明尼苏达州的赵先生,赵先生请讲。

赵先生:您好,我就是刚才那个中国大陆打来的电话,我也修过一门中医的课,我觉得中医学起来很难,它讲的好多好像古文,学习的相当枯燥、乏味,我的耐心可能不够,没办法这样慢慢的学。

另外,我这里有个问题,就是说现在在美国很常见的疾病比如像心血管疾病、什么高血脂、糖尿病,这些病到底中医有没有什么办法?

主持人:好,谢谢赵先生。我们再接一位观众朋友的电话,然后我们一起回答您们的问题。现在我们再接一下纽约的景先生的电话。景先生请讲。

景先生:哈啰!我看到你们这个节目在上面和观众的互动,然后发表自己意见,我很感兴趣。有关中医的问题,前一段时间在网上广泛的有很多的争论。我是这么看的,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所谓的中医,中医、西医都是中国人自己给自己所划的门槛,而实际上只存在现代医学和经验的原始医学,我们中国人为了划地自限就把它称为中医。

那么所谓的西医或者现代医学短短传入中国,大概不到一百年吧,迅速的就把中国这个传统医学给取代了,这说明什么呢?因为病人、还有市场是看重什么呢?有效最重要。

大家可能也知道这个故事,当年在上海,一支青霉素值一两黄金,它确实能够治病。现在我觉得有个中医世家,我也不讲,现在观念不是说中医是不是要存在的问题,而是它被现代医学所淘汰是大势所趋,谁也拦不住的。

主持人:好,谢谢。那现在我们回答一下这两位观众的问题,第一位赵先生他想问中医对美国一些常见病,像糖尿病这种病有没有什么治疗的好的办法?

徐建超:这个我可以举一个例子,现在在西方国家,心血管疾病是占第一位,就是引起人死亡的第一名的病。引起心血管疾病有很大的原因就是胆固醇太高或高血脂,这是在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时候,在美国麻萨诸塞州的一个小城市,他们在一个渔村发现了大概有几十万的人口,追踪了许多年,发现血脂越高对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就越高;后来发现,你要把胆固醇降低的话,你能够减少它的血管发病率。

后来在七十年代末期,有一个日本医生就发明了一种药,这种药叫“史达丁”,它能够抑制肝脏里的酶,它能够合成胆固醇,把这个酶抑制以后,人体的胆固醇就大大的降低。所以这个药就非常管用,用的人特别多。另外也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药至少七、八种,由不同的药厂来生产。

有趣的是,中医有一种药叫活血的药,叫“酒糟”,它里面的一个有效成分就是“史达丁”,所以我们祖宗几百年、几千年一直用这个药来活血,它里面含的化学成分就是“史达丁”。

所以认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在美国的一些医生,当他们的病人要用别的中药或者草药或者用别的非传统的药来治疗的时候,他们往往给他们提供“酒糟”这种治疗方法。所以它也有一定的科学根据的,你用科学能够证实到了,就能跟它吻合的很好,我要举的就是这样的例子。

杨景端:我想说这个心血管疾病呀,高血压、高血脂,这些跟人的精神层面有关系。人的精神压力大…

主持人:就容易患这些疾病是吧?

杨景端:吃不好、睡不好,精神压力、心情不好;还有一个就是饮食习惯,你吃很多肥的、肝、油腻的东西,这是中医讲的。所以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说中医它是个医学,但是这个医学跟西医强调的重点是不一样的。中医是非常强调预防的,中医非常强调人对生活习惯、起居的调节,对精神心理状态的调节,对你的饮食调节是非常有讲究的。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如果你按照中医的这些养生的办法去做的话,那么现在说的西方常见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就会减少非常非常多。这些已经被西方社会或现代医学开始认识到了,所以现在的医生也会跟你讲饮食呀,也会叫你去放松等等,所以这是我刚才想讲的现象。

中医到这个时候,你要真正得了病,它还是可以给你治疗,这个要辩症论治,用中医那套方法也能减轻。但是你作为一个人,你如果不改变你的精神状态、生活习惯的话,那么无论医生再高明,他也不能够解决你的问题。

主持人:这是外在的、强制性的。

杨景端:是强制性的因素,所以这是一点。所以刚才你说的扁鹊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因为经典上讲中医“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什么意思呢?就是最好的医生,他是在你没有得病的时候治疗,而不是说等你已经得病了再治疗,所以这是一个问题。

那么第二位先生提的问题其实也是跟这有关系的,比如说现代医学它是很有效,特别是比如说你撞了车、腿断了,那你就是要接骨,这没什么好说的,输血呀什么的,马上就见效。

你如果真是得了严重的感染,那就是抗生素、青霉素上来,它就是那么有效。所以现代医学它也是一种科学,但是它是关于一种疾病的科学,你必须要有那种病因比较明确,摸得着、看得见的,它对你有办法;摸不着、看不见的时候,它就没有办法了。

而很多慢性病的发生,恰恰是西医的弱点,中医的长处。慢性病你医生用完抗生素以后,一种感染引发另一种感染,如果他的免疫功能很弱的话,它就会一直感染;你抗生素再厉害,他身体很弱,就是有不同的细菌感染,就会连续发生,这是一个例子。

另外有些治疗手段的话,西医跟中医很大的区别就是西医是针对对象,比如说肿瘤,化疗和放疗,它和肿瘤本身就好像在打仗一样,而这个战场就是你的人体,因此打的时候,它消灭肿瘤的同时,也把这个战场给破坏了。这个人他虽然不是死于肿瘤,但是死于治疗以后的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所以刚才那位先生说西医有效,是对的,它对很多情况下有效,但是它有它很没有办法的时候。

(待续)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11/27/2006 6:44 AM)(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热点互动》周五直播:中医要不要存在
【热点互动】如何欣赏中华传统文化(二)
【热点互动】四川广安抗争事件剖析
中医辨证 感冒食疗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