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成衣厂积极卡位 今年强化产业运筹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9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戴海茜台北十九日电)因应纺织品无配额时代的来临,价格竞争更趋激烈,国内成衣厂在市场积极卡位下,包括聚阳及台南企业接单量大幅成长,营收分别突破百亿元及创新高,但因单价下滑,毛利率未能成正比发展,今年业者盼能强化产业运筹效益,摆脱低成本国家产品的竞争,在后配额时代胜出。

2005年对全球纺织及成衣产业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年度,特别在2005年无配额时代的来临,中国大陆积极抢占市场、各国家地区在面临自由贸易下,全球纺织品版图重新划分。

然而,美国与欧盟对中国大陆纺织品采取限制措施,加上人民币的升值、原油与原物料上涨等,又让进军中国大陆设厂的成衣厂商,倍感压力。

国内成衣厂面对中国大陆低价成衣的竞争冲击下,积极以冲量的方式维持获利能力,因此聚阳及台南企业去年营收分别为 103 亿元及 80 亿元,聚阳是首度突破百亿元大关,台南则创下历史新高。

但因成衣单价下滑10%冲击下,聚阳结算税前盈余7.95亿元,以股本12.3亿元计算,每股税前盈余为6.48元,每股税后盈余4.74元,距离每股5元的目标仅差临门一脚,平均毛利率约19.06%。

台南企业虽营收创新高,税前盈余6.04亿元,仅年增率2.19%,每股税前盈余4.82元。

纺织产业综合研究指出,就全球纺织品及成衣贸易流向看来,市场集中于美国、日本与欧盟,然而亚洲的高成长,中国大陆已成为最大的单一出口国。

美国市场主要是来自亚洲产品急增、日本则因互补的贸易形态盛行、欧盟则是境内贸易日趋旺盛,而中国大陆在此三大市场位居要角,俨然成为世界工厂与市场。

因应无配额时代的来临,价格竞争更趋激烈,进口商的采购决策并不完全供应商的配额多寡,例如垂直整合能力、运筹管理能力、缩短交期能力、信赖伙伴关系均为跨国品牌与供应商选择供应商的重要因子,因此品牌商与通路商的集中采购策略,使供应商更趋向大型化。

根据统计,全球纺织品 (包括纤维、纱及布等 )前10大出口及进口国,仍以欧盟、中国大陆及美国为主,纺织综研所表示,这与近年来跨国企业积极进行全球布局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大陆及墨西哥等国均受惠于生产成本及关税优惠优势,成为跨国企业生产布局的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墨西哥虽占有美国广大消费市场的地利之便,制造生产地位却因为缺乏上中下游一贯厂的应变能力,而逐渐被其他新兴贸易优惠国家所取代。

整体而言,后配额时代相较于配额制度时期,存在着更多的不确定性及竞争白热化。台湾需将结构转移至创造非价格竞争力,开发高层次与高科技的产品,并且将产品网多元化发展,结合奈米、生物科技等科技发展,强化产业运筹效益,才能创造市场差异性,摆脱低成本国家产品的竞争,在后配额时代胜出。

因此,聚阳实业去年采取积极卡位战后,今年以“质量并进”策略发展,毛利率力拼逾20%,可望带动全年接单、营收及获利达35%、30%及25%的成长力道,每股税后盈余重回5元水准。

至于台南企业去年毛利率维持在 20% 左右,今年度上半年订单无虞,估计接单量将成长 30%,不过,由于成衣接单单价竞争影响,保守预估营收和获利可成长20% ,全年获利上看 7.5 亿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