缜密规划勤于训练 以色列搜救小组绩效卓著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一峰特拉维夫特稿)在现代社会中当发生重大天灾等灾难事件时,常常可以看到全世界各国派出特殊救援小组协助寻找受难人员并救援伤患。以色列在一九四八年建国后不久就注意到寻找灾难受难者进行救援的重要性,他们有隶属于国防部的专门救援部门,随时准备救援可能遭遇灾变的受难者。

以色列国家寻找暨救援民防指挥中心,于一九五一年设立在特拉维夫南方不到二十公里的一个军事训练中心。这个训练营是由一位上校指挥官负责,下面有五百位成员,包括了军官和士兵,有两组待命的人员,A组成员可以在接到命令后,三十分钟内立即前往灾变地区救援,B组成员可以在三小时内出发前往救援。

救援小组每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在待命准备,从一九八五年后,这个待命小组已经分别前往过亚美尼亚、阿根廷、肯亚、土耳其、希腊等国救援。

据以色列国家寻找暨救援民防指挥中心表示,以色列依地区被分为六个救援区域,分别是北方区、海法区、但区(Dan)、中央区、耶路撒冷区、南方区。每个区都结合了当地的紧急救护中心、警察局、消防单位和寻找暨救援中心合作,处理任命紧急灾变。

寻找暨救援民防指挥中心是以营为建制的单位,除了传统的寻搜暨救援中心之外,另外还有一个约三百人建制的非传统性武器、生物化学救援营。

这两个单位的成员都是由服役的以色列军人中筛选出来,只要对这种搜救有兴趣,又能通过特定测验的人,不论是男是女,都可以参加搜救训练,而训练单位的基地,每天可以容纳一千人次的训练。

所以参加搜救的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救援器材,了解如何进行搜救的工作,同时要了解如何携带最正确的装备,教导灾区人民如何自救和逃生。

一九九一年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期间,伊拉克就对以色列发射过近百枚的飞毛腿飞弹,在那次事件中,以色列国家寻找暨救援民防中心结合了警消与紧急救护中心,对遭受攻击者展开救援工作。除了救援工作之外,他们还教导一般民众如何保护自己,免于受灾的工作。

除了二十四小时的待命小组是立即反应救援工作之外,预备待命第一组是在以色列遇到大型恐怖活动与灾难大事件时随时反应的小组;另外,还有快速部署营,是针对可能的长期灾变事故进行反映;而在以色列遭遇战争和大地震侵袭时,则要召集预备役中受过训练者加入救援行列。

以色列人重视可能的灾害,为了预防可能的灾害,他们特别设置了寻找暨救援民防单位,平时就有小组二十四小时待命,更不断对成员进行教育训练,目的就是减少灾变时受灾的人数,希望在灾变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尽量多救人。以色列这种末雨绸缪的态度是值得参考的。

相关新闻
巴勒斯坦当局面临财政危机
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实施经济制裁
以国制裁哈玛斯政权  巴勒斯坦面临财政危机
巴勒斯坦回教圣战组织军事领袖遭以军击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