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四百万找工难

标签:

【大纪元2月28日讯】(美国之音记者:张光华2006年2月28日北京报导)中国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超过四百万,创历史最高记录,这给原本紧张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在目前这个供过于求的就业市场,找工作一直是求职人员疲于奔命的战场。长沙晚报指出,现在求职一般都需要经过层层面试,用人单位不仅要求要学有专长,求职者的性格也是用人单位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报导指出,那些说话简洁、表现自信的人,容易获得求职的机会。相反,话语含糊不清、眼神游离的应聘者,连填表的机会都很少。参加招聘会的企业单位有许多相同的标准,例如专业知识的精通,触类旁通的潜力以及思维敏锐、信念执著,另外还加上良好品性的选用标准。

有些招聘单位建议大学生在就读期间就要有进入就业市场的准备,多参与一些实际项目的研究,以累积工作经验。

*读了研究生还是找不到好工作*

而求职者考虑的因素又有不同。最近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春季招聘会上,一位研究生表示,3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因为学历不够,所以没有找到理想的单位,3年后现在学历也够了,经验也有了,还是找不到理想的单位。他还表示,他这次为了参加招聘会的应试特别花了大本钱,买了一双新皮鞋和一套西装,想要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现在他还没有获得任何回应。

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任职的黄先生指出,据他一年多的求职经验,外表的装饰并不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现在是一个逐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就业社会,招聘企业是要看他们选用的职工是否能够为他们的单位带来利润或好处。

黄先生说:“比如说你是做新闻的,那你有没有比较广的新闻采访源;如果说,你是做 广告的,它会欢迎带着客户进它公司的人。而现在企业它没有义务也不愿意花一些成本和精力来打造或者培养一些人才。”

*大学生供过于求*

黄先生认为,每年有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但是现实状况是供过于求,无法容纳那么多的就业人口,使得中国目前处于失业的高峰。他认为,政府和学校要考虑到学生毕业之后的就业,必须要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来解决吃饭就业的问题。

黄先生说:“包括还有一些政府或者教育体制方面的一些弊端。比如说,学经济的两年制的研究生和3年制的研究生,包括4年制的本科生,他们在同一年毕业,这样会导致一些研究生他的月薪可能只有2千块钱,他也愿意去。所以我觉得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就是人再有知识他也要吃饭。”

非常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赵先生认为,现在找工作一年比一年难,整个教育系统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在这种状况下会产生很多问题。

赵先生说:“整个教育系统那个东西有可能是不太适应就业市场。他学那个东西有可能不会适应这个工作的要求,这是一个特点。另外,在找工作这方面,可能有些不公正的一些地方,比方说走后门啦,或者可能有些这些事情。最主要的还是人越来越多了,就是大学生越来越多了。”

*今年报考研究生人数120万*

北京参考消息报导,近年来,高校学生成倍的增长,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考研究生,希望通过获取高学历来增加就业的筹码。在2006年中国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人数突破120万人,2006年在北京毕业的研究生四万四千人,比前一年增加了近一万人,人数的大幅度增加,这也给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相关新闻
李家同:消费主义泛滥,人格灭顶
六十岁老同学 白首忆童年
50年同学会 让我们童在一起
台大兽医系动物福利硕士班 今年首度招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