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权运动:中国迈向民主的前奏

--“美丽岛”事件的启示

岩蒻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4月17日讯】一九七九年年底,台湾发生了“美丽岛”事件。当时的活动人士中有许多已成为当今台湾政坛的明星。现任总统陈水扁就是“美丽岛”杂志创办人黄信介的辩护律师,现任副总统吕秀莲则是“美丽岛”杂志的副社长。真是二十年风云变幻。

对比当年的台湾和现今的大陆,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都出现了一批为民主自由而不畏艰险的志士仁人。前者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教育了台湾民众,奠定了台湾民主的基础;而后者正在以自己的勇气和良知唤醒一个被地球上最大、最专制的政权残酷镇压了半个多世纪的民族。

在讨论台湾的“美丽岛”事件和今日中国大陆的维权活动时,有必要回顾一下“美丽岛”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及其前因后果。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前的台湾已有党外人士,用办杂志等形式宣传自由民主,反对独裁。到了七十年代后期,他们开始透过当时的选举机制,进行联络和组织工作。在一九七八年的一次中央民意代表增额选举时,这些党外人士一方面联手举办各种座谈会、记者招待会,正式发表共同政见,另一方面组织助选团,开展竞选活动。当时执政的国民党以美国宣布中止与中华民国的外交关系为由,终止了这次选举,并对反对派进行逮捕。深感不满的被激怒的党外人士举行了国民党统治台湾以来的第一次集会游行奋起抗争。一九七九年五月中,台湾知名的党外人士申请创办一份新杂志《美丽岛》。根据其主要负责人后来在狱中所言,创办《美丽岛》的目的是“要形成没有党名的政党,主张实行国会全面改选与地方首长改选”。随着《美丽岛》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其办公及营销地点也数次遭人破坏。“美丽岛政团”此时开始筹划在十二月十日的世界人权日在高雄举行游行。尽管政府以演习为由,不批准这次游行,但其组织者还是决定依计划在高雄行动。十二月十日晚上六点游行队伍出发时,政府也出动了镇暴部队。游行活动的组织者派出代表与警方谈判,要求警方允许他们在原定地点集会到晚上十一点,代表们还要求撤回镇暴部队,只让警察到现场维护秩序,但是政府驳回了他们的所有要求。晚上八点半,镇暴警察开始在游行现场喷射催泪瓦斯,警方和游行民众发生冲突。当局随后开始追捕党外人士,并于一九八○年二月以叛乱罪起诉黄信介、施明德、吕秀莲等人。被告方面虽然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律师团进行辩护,但还是被判了重刑。

“美丽岛”事件是一场遭到镇压的民主运动,它唤起了台湾社会对民主政治的关注和热情,并且培养了一大批政治精英。“美丽岛”事件是中华民国走向民主政治的前奏。

现今在大陆涌现的维权人士当中也有多位法律界人士和政治活动人士。这些人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环境最险恶、维权状况最危急的现场,用他们的大智大勇为平民百姓鸣冤叫屈,仗义执言。这和“美丽岛”事件具有同样震撼社会的效应。尽管中国大陆的维权人士目前还不是太多,但他们的行动已揭露了专制制度下许多的罪恶和不平,他们的影响也已涵盖了中国大陆的许多地区。可想而知,中国政府对维权运动的发展是何等的恐惧,对维权人士是何等的仇恨。海外稍微关心中国大陆维权运动的人都可以听到或看到有关他们的新闻。他们目前不断地受到威胁、监视、跟踪、监禁和拳脚相加。这些都是他们为中国民主所付出的代价。一个多月前,高志晟律师为了抗议中国政府的迫害,组织了全球接力绝食行动。恰如台湾“美丽岛”事件中游行组织者的被捕和受审过程一样,目前正在进行的绝食行动也是一轮民主教育的过程。每位绝食参与者的声明都是一篇声讨独裁和专制的檄文。他们的行动和处境不仅让人联想到台湾的“美丽岛”事件,同时还自然而然地让人们联想到这些维权人士当中大约就有明天的民主中国之星。可以肯定,维权运动将和“美丽岛”事件的历史意义一样,是中国大陆迈向民主的前奏。

转自《动向》2006年4月号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岩蒻:以史为鉴——切勿重蹈黄炎培的覆辙
岩蒻:谁是麻烦制造者?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