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故事:九死一生的偷渡之旅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5月23日讯】(大纪元记者陈景平采访报道)阿成是一个30出头的小伙子,福建人,白净的面孔,身材结实。如果不说,真看不出来自乡下。他在与人开口前,总先露出腼腆的笑容。

阿成是99年底经偷渡来英的,在此之前,他已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年,经历了不少沧桑。

少小辍学 离家打工

阿成在16岁刚上完初二,就主动向在家务农的父母要求缀学了,因为他看到他们村里一个学习很棒的“秀才”,高考分数好得不行,全家好不容易借钱使他完成大学学业,回到家乡却找不到一份正式的工作。

离开学校的阿成跟一位师傅学习石雕技艺,18岁就出师自己带着两个徒弟,借了两万块钱到福州开了一家小石雕商店。小店儿开了1年多,所得收入也够温饱,但恼人的是当地一群地痞无赖看他年纪轻轻,人又老实,常常上门敲诈勒索,最后一次,干脆把他们辛辛苦苦做出的石雕抢了个一干二净,阿成没有报警,只是含泪关了小店。

阿成于是开始给别人打工,能找到什么活儿就做什么,在鞋厂做鞋、在砖厂做砖坯,装潢……日子过得非常辛苦,每月几百块钱,够自己生活就不错了,根本还不了开店时借的债。后来阿成终于在一个朋友开的皮包中介公司作了雇员,还清了欠债。虽然如此,但当阿成找到一个偷渡英国的机会时,还是毫不犹豫地决定偷渡。阿成说他那份工作底薪很低,也不稳定,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

九死一生的偷渡之路

阿成偷渡上路时是98年秋季,来到英国,已经是99年底了,前后历经近15个月。

据阿成讲,从国内到俄罗斯,坐的是飞机,这恐怕是最好走的一段旅程了;在这之后,就是噩梦一般的经历,所经各国接应的蛇头都是当地黑帮之类的人物,很凶,不少人配枪,对他们说打就打。他们不能带什么行李,即使有,蛇头也会拿走不还给你,有经验的偷渡客把能穿的衣服都穿在身上,比如穿他个四条秋裤、五双袜子之类的!

阿成还记得从乌克兰到斯洛伐克的旅途。他躺在一辆中型客车尾部的车座下,头不断地随着汽车的颠簸撞在汽车后盖上,头被撞得发晕。同车还有9个偷渡客被塞进车顶部一个30多里米的夹层内,以头压脚、脚压头的方式躺了两层。车子开了48小时,每隔7、8个小时他们被放出来吸几口新鲜空气、方便一下又马上上路。

那次旅程,在经过两天两夜没吃没喝、颠簸挤压后,50几个偷渡客被锁在边境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儿的空屋内,屋子小得只够这些人一个挨一个地站在那里。阿成说:“又饿又累,无法形容的难受,就盼着下一刻蛇头来了,就可以让他们饱餐一顿。”而这一等就是三天三夜。屋外不见人烟,只有茫茫白雪,一扇后门被挤破,使他们可以伸出手去捞点地上的雪充饥。蛇头终于来了,但只带了两、三条面包分给50多人吃,然后就是几小时雪地上的“疾行军”!如果是体力差的,几乎就挨不过去了。

他们还爬雪山,积雪一直到大腿,一走就是7、8个小时,如果挺不住,也就累死或冻死在那里了,沿途他们也看到死去者留下的骷髅和白骨。

阿成还提到曾坐一辆吉普车,车上加司机,一共挤进了25个人,一辆普通大小的吉普车啊,都不知道是怎么挤进去的,车子开了20几分钟吧,车上的人被挤压得止不住的哭爹喊妈。

途经德国的时候,因为蛇头没来接应,他们在那里等了两天两夜,德国寒冷的冬季里,他们就在电话亭里过夜。

来到英国

虽然偷渡路上历尽艰辛,但总算成功地来到英国使阿成觉得那些罪总算没有白受,只是在工作方面似乎显得运气不好。他既在餐馆做过,也在工厂、农场做过,却没有一个工作可以做长的,以致来英国前借的债到现在还没有还完,好在也只剩下一小部分了。

阿成说不知为什么,他就是没找到一个合适的、能够让他一直干下去的工作。有时工作挺好,比如在工厂打工,但到淡季的时候,就没活儿了。在餐馆吧,和他一起到英国的那一批人,多数都作到大厨了,他在餐馆的经验却连“小厨”都做不到。

也许失之东隅,收之桑隅。 尽管阿成的工作运气不太好,但他却运气地在英国喜结良缘,把心爱的女朋友娶回家。女朋友比阿成小几岁,是在朋友的聚会上认识的。我问阿成:“她喜欢你什么呢?”阿成竟然嘿嘿笑着说不知道,然后说:“也没什么原因吧,喜欢就是喜欢呗,缘分吧。我也没问过她呀!”

阿成一副乐天的样子,即使讲到偷渡路上的九死一生,也经常笑起来。我问他,如果知道偷渡路上会是那么艰难,会不会还走这条路?没想到他毫不犹豫、很坚决地说:会的。他说他们在出来之前就知道路上会很不容易,虽然吃苦,但毕竟有希望;但在国内的时候,经常处在找工作的焦虑中,找工作辛苦,打工也辛苦,看不到希望。他说,如果你尝到没有工作,没有钱养活自己、债主总是向你催债的滋味,你就容易理解了穷苦人的心境了。另外,看到那些较早偷渡到国外的人,寄钱回去,家了盖了三层五层的小楼,你会怎么样?在偷渡的路上,难以忍受的时候,他就是想着,忍过去就好了,因为前面有“希望”。

我又问阿成,在这里打工不是也很辛苦吗?阿成说那不一样,只要把英镑折合成人民币算一算每小时能挣多少钱,就会觉得这个辛苦是值得的。象他,虽然在这里工作也还不稳定,但和在国内打工的日子比起来,还是压力小很多,反正最多是交200镑给中介再找一份工作,债主们也不会象在国内的时候一样逢年过节来逼债。一旦人到了国外,开始寄钱回去,在债主面前的信用等级都提高了,渐渐地还会把高利降低。

偷渡客流传的打油诗

跟阿成谈话中间,阿成告诉我在偷渡客中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诗中用他们的语言概括了偷渡客所经历的艰险旅程。阿成说,也许外人不一定理解诗中所包含的全部含义,但每一个流浪天涯的偷渡客都会读懂其中的恐惧、孤独、辛酸与无奈的心境。我于是就把这首打油诗作为故事的结尾:一张机票,飞往俄国﹔两片面包,啃得发火﹔三更半夜,夜猫生活﹔四处逃窜,警察搜索﹔五个月来,铁窗生活﹔六亲不认,流浪漂泊﹔七窍冒烟,不懂鬼话,八月十五,车厢藏躲,九次偷渡,才来英国﹔十分无奈,还是要出国。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杀害计程车司机 两中国男子求处无期徒刑
阿鹏偷渡来英的真实故事
台陆委会:靖庐偷渡犯人数创十年最低
文革四十年专题(七):偷渡潮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