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部编本全面恢复?亏本伤脑筋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台湾教育部已着手研究,部编本教科书可望全面恢复出版,已经开放民编的中小学教科书产业可能再有巨变;但事实上,去年起已先恢复发行的国中小“数学”及“自然与生活科技”部编本,目前均处于“亏本”,部编本能否制衡市场乱象?恐有疑问。

更讽刺的是,尽管部编本价格低廉,小学数学一本不到90元、国中数学83元,自然科也仅90多元,且开放研发“智财权”供各界参考,民间出版业者反而借此出版数十种的部编本参考书,定价动辄2、300元以上,部编本俨然成为民间另类“赚钱工具”。

部编本可望全面恢复,康轩等部分教科书业者认为,目前部编本销售不如原先预期理想,显然编辑品质及竞争力并未获得认同,以公务预算支付编辑成本,根本是不公平的竞争,也是以全体纳税人的钱作没有效率的投资!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萧慧英则指出,部编本以高成本去编书,价格也便宜,市占率却不如预期高,是品质不够好?还是印行招标要求回馈的权利金估算太低,等同以纳税人的钱去让印行厂商赚差价?教育部应该自我检讨,避免纳税人还要白花钱去补贴行政不彰的亏本。

中小学教科书自民国85年起逐步开放民编,却因叫价混乱、品质不一引发争议,立法院教育委员会5月作出决议,要求教育部全面恢复部编本,以改善教科书一纲多本乱象。

尽管不少学生、家长对部编本期望甚高,事实上,94学年“数学科”部编本重出江湖,市占率约3成5,销售量约第二位;但是“自然科技与生活科”部编本,由于内容较偏重地球科学,市占率不到一成,销售量远低预期。

目前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编列预算补助支付,由于广邀学者群编写还要试教,一册编辑成本就超过400万元,94年编写3册基本成本超过上千万;而透过公开招标,教育部选出“竞争对手”翰林出版社印行,回收权利金一年仅约600万元,明显“亏本”。

95学年数学科部编本教科书由小一扩大到小二、国二,自然科则将扩增到国二,编辑成本还要进一步调升,部编本未来到底有无竞争力、能否达到制衡市场功能,也令人质疑。

2亿呆账 审计部检讨

〔自由时报记者黄以敬/台北报导〕政府编写教科书保证赚钱?台湾审计部近日针对教育部94年度岁入短收2亿多元提出检讨,主要原因竟是教育部90年首次将国中统编本教科书包给民间出版社印行,原本创下一年4亿元权利金的天价纪录,结果却发生出版社因亏损无力支付,导致双方闹上法院,成为难以追讨的“呆账”。

国中小教科书开放民编已超过12年,教育部也于90年首次将统编本开放民间出版商承揽,当年联教图书出版公司,以一年4亿元的权利金“天价”得标,引起各界瞩目,教育部甚至举行盛大记者会对外宣告。

但统编本行销未如预期,出版商回馈近两亿元后,就无法如期支付剩余的两亿多权利金,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只能采取法律途径追讨其余的两亿元权利金,后续两年的统编本印行,则转请其他出版社完成。教育部的岁入经费,也因此出现2亿2900余万短缺,今年成为审计部检讨对象。

国立编译馆指出,外界可能以为政府编印的教科书,就代表“天下无敌”、“商机无限”,事实上,过去政府编书,为确保基础教育“价廉物美”,根本没有多少利润,在开放民间印行之前,印行处的权利金收入,每年回馈国库也不到900万。

短缺的2亿多元如何追回?国立编译馆指出,目前案子还在法律诉讼程序中,编译馆不仅向出版社追讨,也已向印行合约连带保证人的新光人寿产险公司着手求偿,但据了解,契约保险金最高只有6000万元,还是得等到法院最后裁决,才知如何解决这笔“呆账”。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