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法律这一行

童文薰:诈骗集团

童文薰

人气 6

【大纪元9月1日讯】 法官制止口若悬河的律师:“请你依据事实来陈述,不要把法庭内的人都当作白痴。”律师:“喔,对不起,庭上,我刚才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法官私底下常说他们是天天被骗的行业,原告、被告甚至证人与律师都企图瞒骗法官。瞒骗的手法精心设计,人人一本教战手册,远比诈骗集团还用心。一个天天被骗的人,久而久之难免对人失去信心,变得疑心较重,甚至在“不疑之处有疑”,丧失了聆听的耐心。

美国的司法制度要求站上证人席的证人或被告自己,手按着圣经宣誓只会说真话,但在非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就没有这一套仪式。可是为了避免刑求取供,美国与台湾的法律都赋予被告缄默的权利──亦即被告对于所有的指控与案情的调查,可以拒绝回答。依据美国的米兰达法案,犯罪嫌疑人被捕时,警察有义务把罪犯的权利“读”给他听。这就是我们在美式电视电影常常看到的镜头,警察铐上嫌犯后,开始念一段制式的内容:“你有权保持沉默;任何你所说的话都可以当做呈堂证供;你有权委请律师,如果你请不起律师,政府将提供你免费的公设辩护人。”

鼓励被告缄默 诚实之美德渐失

被告之缄默权属于英美法所谓的“免于自证有罪之权利”。这个“权利”究竟是怎么被创造出来,又与刑求的劣行有何关系,现在已经没有人关心。“缄默权”已经有了自己的独立生命,它变成人们不加思索就会立即主张的“权利”,就像是“天赋人权”一样,被告“当然可以”也“理所当然的应该”不用说真话。相对于这样积极主动的告知甚至是鼓励被告保持缄默,这个社会越来越看不到讲真话的美德。说真话的人甚至会被冠上负面封号“抓耙子”、“叛徒”、“卖国贼”……人们面对谎言的能力显然高于面对真话的能力。更有甚者,在面对指控时,人们第一时间的反应不是反求诸己,而是发展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强词夺理,进而形成一种叫做“硬拗”的文化(如果不良的文化也能称为“文化”)。如果拗不下去,就来打场乌贼战,把每个人都弄得黑压压,移转众人的焦点,无论如何就是死不认错。

最近我每天都会接到二通以上的诈骗电话,谎称信用卡公司、电信公司、检察署、地方法院……形形色色,目的就是骗钱。如果手边有事在忙,听到第一句“这里是XXXX”的播音内容,我就会挂上电话,在极少数的情况下,我会耐心的听取完整的诈骗内容,看看这些人的骗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听或不听,决定权在我手上。可是看看坐在审判席上的法官,每天一堆谎言灌进耳里,要怎么消化?除非离题太远,法官当然要聆听律师与两造当事人的发言,不管这中间有多少真话。但实在毫无耐心,表现麻木、充耳不闻的法官也不少。有不少律师抱怨,某些法官开庭时根本没有在听讼,他们只顾着低头看卷宗,或低声指示旁边的书记官。

一味求胜诉却忽视正义 与诈骗者何异

是的,这样充耳不闻的法官不少,但何以致之?如果每一个律师把自己的执业定位在证实自己掩盖与扭曲真相的“能力”,而不是荣耀真相与事实;如果每一律师把自己的大获全胜,看得比社会正义的实现还重要,那么不顾一切的取得胜诉,运用一切手段钻出法律的漏洞,就会是必然的结果。这样每天挖空心思来争胜以换取自己的名利与当事人的脱罪免责,与诈骗集团何异?长期下来,一个正常的法官会逐渐把耳朵关起来,变得冷漠与麻木,也是人之常情了。

但是法庭上的胜利,是人生真正的胜利吗?介入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不为正义而来,却为了名利而来,算不算昧着良心过日子?
选择良知或名利仅在一念之间

电影“魔鬼代言人”里的男主角,为了维持全胜不败的战绩,使尽一切手段。最后唤醒他的是年轻妻子的死亡。他为了自己一心一意的追求名利,却忽略了妻子的情况而深深自责。在巨大的痛苦中,更大的打击到来,他发现自己竟然有着魔鬼的血缘。片中后段,扮演年轻律师的基努李维大声指责着艾尔帕奇诺(魔鬼的化身,事务所的主持律师),把一切的罪过都推给艾尔帕奇诺。但艾尔帕奇诺提醒基努李维,在每一个事件中,他都给了基努李维自由的选择权,是基努李维自己一步步走到今天的结局。无法置辩并且懊悔莫名的男主角最后选择自杀来结束一切,但一瞬间,他却突然回到还在小镇担任律师的时空中,那些在大都市里名利双收的日子以及痛失妻子的经验,原来只是南柯一梦。重获选择权的男主角,在良心的叉路上,选择了良知而非名利。在挣扎之后,他选择放弃自己的名利心,同时不惜伤害自己的前途,决定不替客户脱罪。

但是根本诱惑还在那里。全剧最后一幕是化身为记者的魔鬼奇,他很清楚,在一片惊讶声中步出法庭的男主角,仍有强烈的虚荣心,因为他接受了新闻采访的要求。而虚荣心,正是撒旦最爱的原罪。

电影表现的手法或许夸张,但撑起法庭三角(法官、控方、辩方)之一角的律师,如把自己与客户的利害摆在真相之上,并以熟稔的诉讼技巧沾沾自喜,那确实是对法律与良知的最大背叛。无论用什么文字话语来自我解释,却是“鸡吃放光虫”──心知肚明。◇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童文薰: 恶法亦法?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