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沿岸污染:白天行车要开灯

标签:

【大纪元1月11日讯】黄河沿岸地区由于大量兴建工业园,近年已成为污染重灾区,黄河干流近四成河段变成“死水”;沿岸行驶的汽车白天也要开灯;农作物腐烂果树成片死去;不少村民患上癌症,为求生存村民无奈被迫搬离世代耕种的土地。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黄河中上游的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等部分地区,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近20年来,黄河排污量增加了一倍,十几条重要支流成为“排污沟”,干流近40%的河段丧失水体功能。许多高载能、高污染的工业园区相继建立,林立的烟囱占据了原来的村庄,浓烟遮蔽了天空,污水流入黄河,废渣倒入草原。

浓烟蔽日白天开车灯

经常来往于内蒙古与宁夏一名出租车司机说,浓浓黑烟遮住了太阳,大白天在公路上行车都要开着车灯。 “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都得少活10年以上。”

据报道,位于内蒙古和宁夏交界处附近的乌海市公乌素镇,近年来相继建立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电石、焦化、硅铁等企业,因此而产生的“三废”污染正严重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

公乌素镇北山村村副主任袁广深说,北山村是公乌素镇唯一的以农业生产为主的村子,其生产的粮食和蔬菜供给着周边的厂矿。村子往东不远便是鄂尔多斯草原,向西越过黄河则是无边无际的阿拉善沙漠。

但从2001年始,北山村近两万亩草原被工业区占用,上百个炉子开始冒出黑烟,污浊的空气弥漫着整个小村庄。 空气污染给当地的农作物带来了最直接危害:西红柿、茄子等瓜果出现了黑点和腐烂现象,蔬菜也销售不出去了。

村民患癌症名羊濒绝种

从2003年开始,村里陆续有人患上癌症等疾病死去。“如果赶上刮风天,还好些,否则满屋子都是呛鼻子的味道。”袁广生说,“如今我们大都患有呼吸道疾玻。”

内蒙古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鄂尔图克嘎巴的牧场,是盛产著名的阿尔巴斯羊产地,其羊绒深受欧洲人喜爱,在国际市场上价格不菲。但这个牧场却被棋盘井工业区占用,阿尔巴斯苏木正面临灭顶之灾,阿尔巴斯羊也正濒临绝种。

以放牧维生的蒙古族牧民王吉拉说: “2004年开始,家里的羊一年要死十几只, 羊绒也变黑了。” 他原本养了400多只羊,以往羊毛每斤可卖100多元,但自从羊毛变黑后,已无法卖出去。他指由工厂 飘出的许多废弃塑胶,满布草原,导致不少羊误吃致死。

王吉拉是坚守在工厂污染区域里所剩不多的几户牧民之一,更多的阿尔巴斯牧民放弃了羊群,迁移到了几十公里外的小镇上谋生。“以后也许就没有阿尔巴斯羊了。”王吉拉感叹道。

宁夏石嘴山市石嘴山园林林场职工田富岭说,他承包的果树在四年之内死了60来株。“我们的果树每年都成片地死去。” 河滨工业区工厂将冒着热气的黄浊的废水直接排进了黄河,而田家的果园每年都要靠黄河水来灌溉。@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何清涟:环境污染背后的责任缺失
石家庄苏丹红喂鸭污染蛋黄
中国七大水系出现轻重度污染 
黄河兰州段被污染 红水绵延1公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