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热电厂违法拆迁 职工纷提控诉

标签: ,

【大纪元1月22日讯】从2005年开始,大唐保定热电厂接受“乐凯大街拓宽改造和同期建设热网工程”通知,对该厂职工在临街的住宅楼实施拆迁,然而到2006年9月份工程已接近尾声,楼房仍然没有拆除。已经迁离的职工至今没有得到拆迁补偿款,承诺的回迁房渺无定期。职工对此纷纷提出控诉,指出此次拆迁属于违法行为以及拆迁补偿款有被贪污的嫌疑。

如此拆迁为哪般?拆迁出自什么原因?

2005年6月14日,大唐保定热电厂向职工发布一份《拆迁通告》,“因乐凯大街拓宽改造和同期建设热网工程的需要,一生活区11—18单元、42—43单元需在市政府限定的时间内由我厂组织拆除”。此通告充分说明,拆迁属于政府建设项目。

乐凯大街的拓宽,要求以路中心往两侧各30米,热网工程需要铺设的管道,应在公路的边缘。但是,到2006年8月份,公路修建已接近尾声,职工住宅楼在30米之外,根本不需要拆除;热网管道铺设距离楼墙约1米,也不需要拆除楼房。宿舍楼南部及七一路北,与住宅楼看齐(甚至多出)的多处建筑,都没有拆除。既然职工住宅楼在30米之外,那么在公路拓宽的规划图上应该有明确的标明;既然公路拓宽和热网改造都不需要拆除职工的住宅楼,那么热电厂为什么要求职工迁离并拆除居住多年的住宅楼呢?

对此疑问,热电厂作为此次拆迁的负责人未能做出明确澄清,称本次拆迁是“接受了保定市市区路网建设指挥部的《拆除通知》”,至于公路拓宽及路网改造是否必须拆除临街的住宅楼,对于职工来说是一个悬疑,以至于部分职工表示怀疑:“其实是有些人借用政府名义,来贪污拆迁补偿款。”

热电厂扣除职工60%的拆迁补偿款

2005年6月21日,热电厂针对拆迁安置,召开了“职代会代表团长会议”,做出保热厂[2005]134号文件《大唐保定热电厂拆除一生活区4号、15号楼回迁安置实施办法》。该办法中对于被拆迁职工的补偿款方面有一项规定:

三、被拆除房屋均价:1280元/建筑平方米,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截至2005年)。

据保定市房屋拆迁安置管理办公室、保定市物价局出具的市拆字(2004)第017号档,《关于保定市城市房屋等级划分、附属设施补贴、基准价格及重置价格的通知》中,对普通单元式楼房的定价是每平方米1400元,那么,热电厂召开的职代会上,是如何确定为每平方米1280元的呢?显然,这个价格没有经过评估,没有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式。

每年折旧2%的理由是什么?该楼房始建于1975年,截止2005年为30年,扣除的折旧为60%,而且不论职工是从哪一年入住,都是按60%扣除。职工住房面积为53平方米不等,那么110户被拆迁房将被扣除400—500万元。这数百万元的补偿款到哪儿去了?面对每平方只有512元的低价,职工们纷纷表示:“拆迁不是买卖房屋,一平方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凭什么要折旧?”“地下室都550元呢,难道我们的住房连地下室都不如?”

并且,这个安置办法本身,遭到了职工们的反对:“会议是在职工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代表团长是各个车间、部门的主任或组长,他们的住房不在拆迁之列,他们也不代表职工的利益,这个会议根本没有职工的发言权。”“如果不公布那个文件,我们都不知道有这个会议。”“这个会议没有经过我们产权人的委托或同意,是单方面将我们的住房收购了,然后又卖给城市管理局,这就是强买强卖!”

但是,热电厂没有给职工们提问或协商的权利,《安置办法》发布之后,职工就只剩下签字搬出的时间,而没有任何表达反对意见的机会。

职工:我们被“赶出”了住宅楼

在《实施办法》中对于搬迁的期限规定为:

(一)2005年6月28日前完成搬迁。(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搬迁的每户奖励5000元。

尽管这个办法受到职工“违法”的质疑,但是职工却没有发表意见进行反驳的机会,只能按照厂方已经写好的协议书签字搬家。“根本没有进行协商,为什么叫协议书呢?”在一份由数十名职工签名的《违法、违纪、国法不容、党纪不容》的控诉书中,对拆迁过程中诸多不合理的现象进行了描述:

在拆迁过程中保定热电厂采用了国务院、建设部明令禁止的手段,如停水、停电、停气、停暖、停止工作、办学习班、劳动改造、停发奖金、停止医疗费用、封停养老保险账户及待岗、下岗等手段相威胁,偷拍搬迁职工照片,以便动用黑恶势力进行报复。从车间到班组,从党内到党外施加压力胁迫职工尽快搬家。退休职工贾庆国因据理力争,不想受到裁决,因此病重住院,不到一周气绝身亡。为防止事态闹大,建设局、热电厂不得不转由原来安置一套住房,为其安置两套住房而了结。再如职工张慕春,因工伤住院,被迫停止了住院治疗。因未参加过房改,按拆迁条例应先进行房改后再进行补偿,但是建设局、热电厂拒不执行国家拆迁法律法规、房改政策,逼其按热电厂的《拆迁办法》签定协议。职工贾庆华、樊卫东、张保生等三人遭下岗扫地劳动处理。更有甚者,厂工会某领导说:“要无条件服从、无条件搬家”、“在拆迁问题上权比法大”。物业公司某领导说:“热电厂的拆迁有自己的办法,市里面的规定不管用”等极不负责的言论,胁迫职工搬家,在广大职工中造成极坏的影响。

在一份人力资源处于2005年8月26日下达给逾期未迁的职工的《关于对生活区未按规定搬迁人员的处理决定》中,有如下批示:

按照保定市道路改造规划,涉及我厂一生活区过街楼拆迁工作,你本人也在拆迁之列,做为电厂一名员工,理应有大局意识,从电厂的发展考虑,但是你只顾小家不顾大家,只顾个人利益不顾企业利益,经多方苦口婆心耐心细致做工作,思想认识还未提高,保定市规定的搬 迁最后期限已到,你仍未搬迁,其后果直接影响到我厂的形象及施工的进度。经厂部研究决定对你做出待岗处理。自2005年8月26日16:00到物业公司报到。

一、待岗期间待遇
1、发生活费每月520元。
2、停发所有奖金。
3、企业年金、住房公积金企业停止缴纳,封存账户。
4、取消各种福利待遇

二、待岗期间管理:1、本人接到处理决定后到物业公司报到,过期不报到者按自动离职处理。在厂方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大部分职工签定了协议,先后搬出了住宅楼。

诉诸法庭:拒绝搬迁的特殊住户


实施拆迁一年之后,楼房屹然未动,空洞的大楼上,仍然有一户职工在里面居住,“违法拆迁、国法不容”、“迫害烈属、誓死捍卫权益”的标语长挂街头已有半年。

被指定拆迁的4号楼、15号楼共有110户职工居住,其中109户已经参加了2000年进行的房改,住户掏钱购买了自己居住的住房,取得了房屋的拥有权。仅有张慕春一户未曾办理,是以“房屋承租人”的身份居住在4号楼203室,因此在拆迁之前,张慕春要求进行房改以取得房屋产权,但是厂方以“房改问题不在本次拆迁范围”为由拒绝了张慕春的要求,导致双方无法达成拆迁协定。

为此,保定市建设局于9月24日召开首届拆迁听证会,会议决定由大唐保定热电厂解决张慕春的居住问题,在棉纺厂租一套过度房供其居住。但是因厂方未按约定为张慕春付房租,导致房门被撬,门锁被换,无法进住。而后又在电厂二生活区为他另找一处住房,但是不久之后又发生房门被撬、家俱被扔到楼下的矛盾冲突事件。

由于拆迁补偿问题无法通过协商解决,2005年10月份,保定市建设局应拆迁人保定市城市管理局的申请,于2005年10月8日做出市建材字(2005)第005号《裁决书》,以“超出拆迁法管理范围”为由,否决了张慕春提出的房改要求。10月29日保定市建设局又召开强制拆迁听证会,12月6日发出强制拆迁通知书,限期在15日内完成搬迁。但是,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没有任何条文说明房改已经停止。强制拆迁也因为没有对张慕春进行证据保全而无法施行。此后,张慕春向法院对保定市建设局发起诉讼。

2006年6月5日,保定市新市区人民法院做出(2006)新行初字第2号行政判决书,维持保定市建设局2005年10月8日作出的市建裁字(2005)第005号裁决书。驳回原告张慕春要求按房改政策购房的诉讼请求。张慕春随后提起上诉。2006年8月7日,河北省保定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2006)保行终字第34号判决书,仍然以“不属于本案审理范围”为由,驳回了上诉人的诉讼请求。

但是张慕春的代理律师在本案的《律师函》中明确说明:一、房改政策至少在被拆迁人单位从来未停止过,相反因拆迁在即而在加速优先进行。二、承租人按有关政府规定及被拆迁人自己的明文规定享有优先选择房改的权利;第三、正是临到拆迁,房改的紧迫性就更强、政策越倾斜,因此房改只会有利于拆迁的顺利进行而不会耽误拆迁。因此,关于“房改政策已经停止”、“临到拆迁不可能等到你房改了再拆”的疑虑完全可以打消。

据知情人士透露,张慕春房改问题之所以无法解决,是由历史遗留问题所致,张慕春曾因工伤申报与厂有关领导产生矛盾,以致于在房改过程中一再遭拒。败诉之后,张慕春在《我终于明白百姓告官的诉讼打不赢》一文中道出了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且态度明确地表示:“我将与这次违法拆迁斗争到底。”准备下一步提起申诉。

目前,张慕春一户仍然单独居住在空荡荡的4号楼上,该楼已经搬空,破碎不堪,与修整后的乐凯大街极不相称,挂在窗户上的标语已经半年有余,与保定市容显得极不协调。被拆迁户与拆迁人之间的僵持局面,不知到何时得以缓解?

拆迁户:我们的补偿款哪儿去了?

除张慕春一户之外,其他住户已经搬离将被拆迁的楼房,但是搬迁之后,补偿款却一直没有发放。根据《安置办法》,职工可以选择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给钱;二、给房。除少数职工选择换房的方式之外,大部分职工选择了现金补偿的方式。但是自从搬迁之后,职工到财务部门领取补偿金的时候,只领取了10000元—15000元的临时款。住户的房屋面积大多都是50余平方米,即使按照被折旧的40%计算,这点补偿也远远不够。问及这笔款的名义,职工说:“没有什么名义,就是先给你点,剩下的等着再说吧。”因此,有职工认为这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补偿款,所以没有支取。

同样,根据《实施办法》第五项“搬迁补偿项目及标准”中规定的应该按照约定发给被拆迁户在回迁之前的过度房的“每月每平方米5元”的补贴,也没有发放。

《实施办法》第五项“搬迁补偿专案及标准”的第四、五、六条规定了对房屋附属物电话、空调、有线电视移机补助费,职工询问为什么没有对天然气管道的拆迁补助费的规定时,得到答复说:“暖气管道是建房时由厂里花钱安装的。”可是天然气管道跟电话、空调、有线电视一样,当初都是由厂里安装的,在职工购买房屋时都已经划价在购房款之内,为什么在拆迁的时候把天然气管道一项的补偿费减掉了?暖气管道的初装费为3500元左右,110户将近40万元。这应该补偿给拆迁户的40万元哪儿去了?

当有职工到厂里追问有关补偿款的种种问题时,竟然得到这样的答复:“人家一百多户都不问,你为什么来问呢?”或者“厂里现在没有这笔钱,再等一等吧”,或“楼房还没有拆呢,等拆完了才能补偿。”“被拆除房屋的房款暂不发放,待回迁时与安置房屋房款合并计算。”

既然此次拆迁属于政府的道路拓宽及热网改造工程,近千万元的拆迁补偿款应该在计划之内,那么补偿款何时拨出?有没有拨出?为什么拨款事项不对拆迁户公示?如果没有准备补偿款,那么此次拆迁是否违法?如果补偿款没有拨出,那么这10000元—15000元的临时款又从何而来呢?

职工:这次拆迁到底是什么行为?

热网管道铺设,距离楼房基地一米


到2006年9月份,乐凯大街拓宽以及热网管道铺设已接近尾声,而指定被拆迁的4号楼却屹然未动,这让人产生怀疑:拆迁与工程无关的住宅楼,到底是什么行为?

在本此拆迁过程中,拆迁人为保定市城市管理局,被拆迁人是大唐保定热电厂。自2005年3月9日拆迁公告发布之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通过协商达成了安置补偿协定,这个协定从未公示,究竟是怎样的补偿协定?已经购买住房并取得房屋产权的职工,在拆迁程式中为什么不是被拆迁人呢?职工们回答:“当初热电厂为了避税,房改时没有为每户职工办理产权证。”同样,据职工反映,每一位被拆迁的职工都没有看到保定市城市管理局作为拆迁人应该出示的《拆迁许可证》,其有无拆迁资质受到质疑。

保定热电厂下属的保定开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与拆迁户签定拆迁协定,根据拆迁法的规定,只有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才能签定由市政府统一印制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那么该物业公司如何取得了制定协定和签定协定的资格?如果热电厂以及该物业公司是受城市管理局委托,那么委托协议是什么?为什么不对职工公示?

拆迁之初,热电厂承诺被拆迁职工的回迁安置办法是:回迁至“电厂一生活区整体改造后新建的多层、高层住宅楼”。搬迁与回迁之间的过度期限“不超过18个月”。但是到目前为止,承诺中的“新建多层、高层住宅楼”还是毫无踪影,回迁之日遥遥无期。原指定在一厂生活区内“保定热电厂子弟学校”校园内的新住宅楼选地,已经长满了荒草,根本没有动工的迹象。据了解,该校园所有权于2003年已经归当地教委,教委拒绝在这里建筑住宅楼,那么热电厂为什么在2005年选择在这里建造新楼房呢?没有建楼的地点,回迁安置的承诺如何兑现?

原指定建造新楼房的学校,长满了荒草


职工们感觉上当受骗,但是对于种种不合理的现象,却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没有反驳的机会,自身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正如一位职工所讲:“我们不敢跟领导们抗衡,如果我在这个问题上对抗了他们,那么他们会在另一个问题上处理我,假如我犯了个错误,该罚我一百块钱的时候,他们就会罚我一千元!”

在一份由被拆迁职工共同签名的控诉书中,职工们表示:“热电厂在拆迁过程中严重侵害了我们的权益,损害政府形象,背离了党中央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我们110户职工真诚希望上级机关尽快派调查组调查此次拆迁事件,为拆迁职工伸张正义,归还我们的合法权益,还法制社会一片蓝天!”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重庆区政府一平方米32元买我街面房
2006年中国群体运动大事记(2)
港评:中国人新愿景 首盼贪官收敛一点
录音:拆迁办深夜疯狂砸门 刀剪老店停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