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下一个出口大项:通货膨胀

【大纪元10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曾去执综合编译报导)近些年来,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中国独特文化魅力,这使得汉语一下子成为人们争相学习的语言,连带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也跟着传播出口。这种良好的“中国形象”是全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值得欣慰,但遗憾的是,中国在出口正面“中国形象”的同时,却也输出了许多令人痛心、叹息、扼腕的有毒食品和伪劣商品,反给世人留下卑劣的印象。

根据《时代》杂志近日的报导,如今这些负面的出口品中可能即将多出一项,那就是中国的“通货膨胀”。在介绍中国潜在出口大项“通货膨胀”之前,且先让我们检视一下这一、二年来中国的“出口”情形。

中国出口汉语与中国文化

随着中国的经济起飞,“中国制造”的物品充斥各国,但是别以为这些琳琅满目的商品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品,据外电报导,真正最大宗的出口品可谓是汉语。目前全球各地学习或使用汉语的人数已接近一亿,有100多个国家在不同教学机构中传授中文课程,而对汉语的需求仍然与日俱增,光就美国到中国留学的人数在2004-05学年就上升了35%。

据美国外语教学协会(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估计,中学学习中文课程的学生人数从6年前的5千人上升至去年已达5万多人,而且人数还在不断增长之中。不过美国教育部估计的数字则为一半。无论哪方正确,这一数据仍会上升。

岂止是美国,现在整个世界从南到北,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学汉语的人与日俱增。它的理由很简单,中国正在走向强大,人人都想接近中国分一杯羹。外国人如果会说汉语,不仅能和中国新贵交流,还可以促进双边贸易关系赚钱。

随着汉语的学习,其背后是文化的学习。中国经济20多年来得到长足发展,经济奇迹的背后,必有文化的支撑。外国人只有以汉语为工具,以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为依托,才能在未来中国经济的发展中把握先机。这是值得中国人高兴、骄傲的一面。

中国出口有毒物品

但是提起中国其它出口,不免让人觉得晦气、痛心。中国出口食品频出问题已经折腾好一阵,根据洛杉矶时报的报导,美国今年有高达8500只猫狗食用受污染饲料而死亡的案件。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调查发现,这些受三聚氰胺污染的麦麸来自中国徐州安营生物技术开发公司。另据5月10日环球邮报报导,加拿大食品检验局追踪发现,有60吨的受污染麦麸是从中国运到美国再到加拿大,并且变成鱼饲料分销给全国的水产养殖业。

四月底美国八个州的养猪场发现生猪饲料中也含有三聚氰胺,大约有六千只猪已经进入人类食物链。五月初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又宣布,在印第安纳州近40个农场的肉食鸡饲料中也发现了三聚氰胺,估计受波及的鸡高达250万只。据推算,食用该鸡肉的人恐怕有250万至300万人。

5月4日华盛顿时报报导,密西西比州和阿拉巴马州先后发现中国进口鲶鱼样本中含违禁抗生素,美国官员担心有些已经卖给了医院、学校、老人院和餐厅等客户。

5月6日纽约时报报导,一些中国的供应商使用有毒的二甘醇,替代比较昂贵的甘油来制成糖浆放入咳嗽药、退烧药和血管注射用药中。巴拿马据报已经有365人中毒死亡。

5月19日纽约时报的另一个报导,称巴拿马海关查获约6000支含二甘醇的有毒牙膏,初步检查来自中国。另中国外销到多明尼加等地的牙膏也被验出含有二甘醇有害成分。

当然,除了食品,中国还有许多用品与玩具都因含毒而纷纷遭到撤回,举例而言,今年五月与八月澳洲发现两起中国制毛毯含有超过标准的甲醛,这种致癌物质与罹患血癌、鼻咽癌有关。此外,世界各国也揭发多起中国玩具含有过量的铅等毒物,而纷纷撤架退货。这一连串黑心的出口产品,试问会造成什么“中国形象”?

中国“出口”环境污染

中国出口的产品发现问题可以撤回,但是中国“出口”的脏空气与废水,连美国都没辙,只有乖乖接受。综合《时代》杂志、华尔街日报等知名媒体的披露,这些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被誉之为奇迹,但从环保角度来看,这种奇迹已逐渐转变成难以挽救的灾难。中国在孤意发展经济的前提下,毫无效率的消耗庞大的资源,再加上能源措施失当,它的空气、土地、水质无不遭殃。中国90%二氧化硫与50%微粒物质的排放,都是使用煤的结果。这些微粒物质会造成人体呼吸器官的疾病,而二氧化硫所产生的酸雨会减少农产品,腐蚀建筑物。

中国环境品质的恶化,不但自作自受害了自己人,而且它也已经伤害到其它国家。日、韩人民长久以来承受中国火力发电厂所产生的酸雨之苦,中国戈壁沙漠所产生的沙尘暴也向东吹送有毒的黄尘到日、韩。美国环保署评估,有时候洛杉矶空气中飘浮的微粒物质,其25%来自中国。美国人还追踪其土壤的水银含量,发现这些污染源是来自中国的燃煤火力发电厂及水泥工厂。

中国水质的污染也危及其他国家。举例而言,它每年排放28亿吨的污水流向渤海,其海床的泥浆所含的重金属,超过中国官方所定安全标准的2千倍。2006年,广东省与福建省有83亿吨的废水倾倒进海洋,这比2001年所倾倒的增加了60%,影响所及,使得东海渔场已不适合捕鱼。至于那些遭污染的鱼有多少已经进了人们的肚里,恐怕无从追查了。

中国眼看着即将出口通货膨胀

过去几个月以来,北京的主要食品价格暴涨,连花生酱也贵了一倍,一般老百姓只好少喝牛奶、少吃肉,多吃青菜豆腐,并且一直担心物价涨得太快了!

中国大陆以外的人们可不要觉得他们只是隔岸观火,中国同胞的这种忧虑,可能很快就会在全世界、乃至在你我身上获得回响。因为随着中国大陆苦于无法控制其脱缰的经济,所有来自中国工厂的廉价产品可能会越来越贵,这连带也会影响你我的荷包袋与日常生活。

当然,并非所有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样,但也不是仅有一些小角色的学者专家抱持这种观点而放言高论。确实有些人警告:中国廉价产品帮助全世界维持异乎寻常稳定物价的岁月已经结束了,连前美国央行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在其出版的新书与接受采访时,也一直强调中国出口品价格上涨,将促进全球通货膨胀复苏。苏格兰皇家银行的中国战略家辛芬德费尔(Ben Simpfendorfer)倒是说得简单扼要︰“过去十年中国影响通货紧缩,但未来十年它将影响通货膨胀。”

这种情况在地方上的沃尔玛市场(Wal-Mart)还看不出来,但它可能已经发生影响了。过去几年来,由于中国以及其他新兴经济体的需求,驱使石油及许多商品的价格上扬。但真正令许多经济学家担忧的是,中国国内突然出现相对较高的通货膨胀,而且可能波及海外。尽管中国央行今年五次加息,但该国消费者物价指数还是不听使唤的上升。它今年八月的通胀率爬升至6.5%,是十年多来的最高点。

北京政府当然意识到高通货膨胀率可能会引起社会动荡,在八月通货膨胀数据公布以后,它很不寻常的冻结所有由国营的物价,包括汽油和水电,并指控方便面制造商非法串谋哄抬价格。同时,为了平息公众对薪资缩水的焦虑,北京当局一直鼓励地方政府提高最低工资。

但是这种提高工资的措施可能为全球的通货膨胀煽风点火。毕竟,正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才使得该国成为世界工厂的。根据一项估计,2005年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只是美国的4%,如今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前进,城市工人的实际工资仅在今年前半年就以两位数增长了18%。再加上原物料价格上涨,制造商没有能力再吸收生产成本,因此面临产品价格必须上涨的压力。这种成本会转嫁给全世界的消费者,坚挺的中国货币会使这种局势恶化。

当然有些经济学家比较乐观,花旗银行首席亚太经济学家黄一平(Yiping Huang)就指出,最近的研究显示,尽管中国的工资快速增长,但劳动生产力增长得更快,这或许可以抑制制造商提高价格。

尽管如此,这种说法仍无法安慰中国百姓的忧虑。这个势头再这样发展下去,恐怕世界其他地方很快就跟中国百姓一样,心有戚戚的一起勒紧裤腰带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中贸易严重失衡  北京自我调整避免冲突
陈破空:“十七大” 休拿民生来遮掩
以色列今年经济成长率可望5.2%  明年料下滑
负面数据将如何影响美经济前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