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共十七大后 对台仍在既有基调运行

标签:

【大纪元10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曾淳良台北二十三日电)中共十七大已经结束,国内多位专研中共问题的学者专家在一项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对台政策仍会在既有基调上运行,至于未来中共威权政体是否会继续强化或宽松,以及中共的领导方式会是胡锦涛一人领导或是集体领导仍有待观察。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今天举办“中共十七大透视威权政体未来”座谈会,由政大国关中心主任郑端耀主持,与会学者包括铭传大学公共事务系教授杨开煌、政治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寇健文、政大国关中心中国政治所所长张雅君、政大国关中心中国政治所研究员袁易、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高成等人。

杨开煌分析说,中共第四代领导人胡锦涛在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新增了“科学发展观”、“社会建设”两大项内容,企图从民本主义出发,化解矛盾为共党执政寻找新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而中国在不断强大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这是世界关心的事。目前中共给了一个“稳中有变”的答案,实际将如何,世界在等待。

针对中共高层人事异动的特征与意涵,寇健文表示,中共集体领导仍然会持续下去。

他说,胡锦涛力量已扩张与巩固,但未达独断独行程度,必须与他人商议谈判,不可能事事如愿。李克强与习近平之争的结局即为最佳例证。

另外,太子党的崛起代表中共仍重视政治忠贞度,因此重用高官子弟。二零一二年的中共十八大时,团系干部不会接掌总书记大位,但仍会是第五代领导班子的重要组成。技术官僚仍站有一席之地,负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有关十七大与中共外交政策的分析,张雅君指出,中共十七大报告显示的是胡锦涛外交政策风格已从九零年代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此为全球化发展,以及中国与世界命运相连下的必然,否则不足以确保自身日益增长的国际利益;而以传统思想与发展经验出发的和谐世界建立既是目标,也可以看成是有所作为的策略,以及软实力的展现。

论述中共十七大与两岸关系,袁易认为,胡锦涛所提和平协议在于体现所谓大陆及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况,其目的在于凸显特定历史阶段的权力分布,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一九四九年国共内战后所呈现出的大小格局,而此一和平协议的目的即在“法典化”这个事实,即通过法律概念来体现之前战争的赢家与输家,借此以确保战后权力分布的稳定性。

针对十七大后的中共军事,王高成分析说,十七大后国防与军事建设仍将成为中共施政的重点之一,在胡锦涛的政治报告中显示,军队建设和经济发展并列,同为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点工作,中共不仅要富国,也要强军,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东亚大国,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国家的安全。可以预见,加未来五年中共的国防经费仍将随着经济的成长而持续增加。

相关新闻
标普︰台湾负向评等  明年可望调整
谢长廷:维持台湾主体尊严  和平建议可行
张荣恭:民进党执政 两岸永不能签和平协议
台湾促北京放弃一中原则展开谈判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