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企业盲目扩张 被批与民争利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11月18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八日电)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发布最新报告说,当前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存在多个新误区,国企以盈利能力强为理由盲目扩张,在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挤压民营企业发展。

香港“文汇报”报导,这份由中国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深化中央企业改革”课题组完成的报告说,最近几年伴随中国宏观经济持续高速成长,国企特别是中央企业也借助规模、资金等优势,开始新一轮跑马圈地式的“新国资运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成长和高盈利。

报告指出,特别是在一些垄断领域的竞争性环节,国有经济的比重由下降转为上升,不少地方政府加大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重现新一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而中央企业“好大喜功”,盲目扩张,存在强烈的“做大冲动”。

报告认为,这种“新国资运动”有三大弊病:一是直接影响市场化水准和经济的运行效率,并挤压民营企业的发展,与民争利;二是国有资产重新投资经营性领域,经营性国有资产过于庞大,将增加监管难度;三是以盈利能力强为理由盲目扩张,可能暂时掩盖国企低效率的本质,如果忽视进一步改革,国企暂时的繁荣或导致以往体制的复归。

去年底,中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界定中央企业分布领域:在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在装备制造、汽车、电子资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探设计、科技等九大行业保持“较强控制力”。

报告认为,上述行业分布导致国企在竞争性领域“与民争利”,利用政府背景瓜分市场份额,破坏市场竞争的公平性,并培养出特殊利益集团,降低国民经济运行效率和全民福利。另外,央企垄断集中度增强,造成国民经济对其依存度提高,也加大经济运行风险。

报告还说,在国企改制过程中出现的外资化倾向令人担忧,而国资委对国企的管理也仍未理顺。

相关新闻
中国技术移民造假多 不能设签证处
中国通胀扩大肉价涨 专家称前景不乐观
美国学者:合理估算中国经济规模应缩小四成
金融时报:中国经济规模被高估40%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