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军方恐吓:已过忍耐期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月23日讯】2月14日发行的《新纪元周刊》在北京观察栏目中刊登两篇文章,第一篇指出中共军方1月11号用导弹击落一颗气象卫星,军方在国际上表现出强硬的恐吓被认为是中共十七大召开前的权力争斗的血雨腥风……
  
第二篇以“皇甫平再爆中国政坛震撼弹”为题,指出“皇甫平”最近的突然出现不仅是中共内斗外延的表现形式。也被认为是否江泽民的新姿态,十七大前夕与邓隔代钦定的接班人胡锦涛找到了交集。“皇甫平”似乎成为隔代辅臣。
  
两篇文章转载如下:

===============================
中共军方恐吓:已过忍耐期

薛飞
  
中共1月11号用导弹击落一颗气象卫星引起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使得中国威胁论再次抬头,美国政府宣布暂停美中两国太空合作计划。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中共长时间沉默后回应称,这项试射并未针对任何国家,也未构成威胁,北京政府绝不会参与任何外太空武器竞赛。

军队策略转变:维护发展利益


近日中共军方在胡锦涛出访非洲期间发表强硬言论,让外界充满猜疑。图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前,正在执勤的两名军人。(图/法新社)

  
但是近日中共军方发表强硬言论,指中国国防建设已度过邓小平提出的忍耐期,国家安全战略指导的重心需要适时相应地作出调整,也就是从过往的维护生存利益为主向维护发展利益为重转变。这一不同之前的言论公开发表在胡锦涛出访非洲期间,不得不让人充满猜疑。
  
中共解放军军事战略专家彭光谦日前在中国国防报发表言论指称,随中国新一代武器装备陆续形成战斗力,中国“国防建设已度过忍耐期”,中国“有责任为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悉,“军队要忍耐”是邓小平在八十年代中期提出军队建设总方针。邓当年力主改革开放,并作出“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等形势判断,外交 要“韬光养晦,绝不当头”,军队建设要为经济建设让步。
  
但是到九十年代中期,中共高层开始提出“加强军事斗争准备”,解放军发展进入跨越式成长。
  
如此重大的国防战略转变竟是在国家主席,中共军委主席胡锦涛出访期间发出,并难免让外界产生猜疑。
  
中共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月1日离开喀麦隆,抵达利比里亚,进行非洲8国行第二站的访问。长达12天的访问随后还将包括苏丹、赞比亚、纳米比亚、南非、莫三比克和塞舌尔。

中共内斗外延的表现形式
  
上月11日,中共用导弹击落一颗气象卫星引起许多国家群起抗议,美国、加拿大、澳洲、日本、韩国、英国等都表示了强烈关注,美国政府之后宣布暂停美中两国太空合作计划。针对国际社会的批评,中国官方采取回避的态度,拒绝对此发表声明。
  
由于胡锦涛提倡和谐社会、和平崛起,但从上次朱成虎的核武威胁,到这次炸卫星的实力体现,军方表现的都是一种强悍的态度,这对胡的国际形象打击很大。该次中共官方的装聋作哑,有分析家和外电认为,这次行动可能并未得到胡锦涛的首肯,是中共内斗外延的表现形式而已。
  
有分析称,该事件同时也表明,受江派控制的中国军方不受胡的控制,联系到前不久,胡锦涛在20天内连续下达了五个文件,强调中国军队要绝对服从党的指挥,言外之意就是现在军队不听他这个党总书记的指挥。
  
此次,军方做出的强硬回应,让人联想到胡锦涛上月底一走出国门,曾庆红即召集军政部委一把手180人学习“江选”,与胡公开唱对台戏,都会被认为是中共十七大召开前的权力争斗的血雨腥风。 ◇

========================
皇甫平再爆中国政坛震撼弹

张海山(北京)
  
16年前以“皇甫平”笔名撰文推动改革开放思潮而知名的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最近在云南的一个论坛演讲后,邀请他演讲的机构“二十一世纪兴云讲坛”随即被江派李长春管下的中宣部封杀,周在云南演讲提要是以中共三个二十八年的历史教训论证防“左”。


2007年1月12日下午,21世纪兴云讲坛首次开坛,周瑞金先生(皇甫平)做题为“中国改革30年”的讲座。(新纪元)

再次为中共政坛投下撼弹
  
此事件被外界评为,是继1月11日,北京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邬书林宣布中国的八本新禁书之后,近期中国文化思想领域的又一起重要事件,给北京的政治气候增加了更加令人难以捉摸的迷雾。但是据悉事后周瑞金表示会根据演讲稿,将有关内容整理成文字,似乎信心十足。
  
果然戏剧性的变化出现,不足一月,《南方都市报》借纪念邓小平逝世10周年的机会,欲推出系列文章,首篇就是对周瑞金的专访。其中昔日的“皇甫平”大胆感言,力倡中共必须政治体制改革,学习越南模式,扩大党内民主和民众直选层面,从农村到省。被称为再次为中共政坛投下震撼弹。
  
在中共十七大前夕政坛高度敏感期间,周瑞金能否重演16年前以笔名“皇甫平”护驾邓小平十四大夺势之能,也为胡温十七大护驾?
  
周瑞金的文中要害是首次提出了对大陆情况的五大概括:1,城乡、东西部差距扩大;2,社会保障问题突出;3,政府决策不透明,资讯不对称;4,腐败现象使社会正义受损害;5,道德诚信失现象毒化社会风气。而这正是对江执政政绩的全面总结,也是全面否定,且是来自体制内的第三方的准民意,其对江、曾的杀伤力何其之大。这是胡温十七大前急需的重要立论,消弱江、曾势力是头等大事。

“皇甫平”似乎成为隔代辅臣


在中共十七大前夕政坛高度敏感期间,北京的政治气候增加了难以捉摸的迷雾。图为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图/法新社)

  
让江泽民、曾庆红恐惧的是“皇甫平”已经成功转型为“皇甫胡”。
  
六四镇压后,改革陷入停顿,九一年初邓小平到上海避寒,言谈中透露了对此的不满,时任上海《解放日报》总编辑的周瑞金与报社另外两人,揣摩邓的讲话精神,以皇甫平为笔名,撰写了系列文章,鼓吹继续改革开放,在当时引起不小震撼。周瑞金后来护驾有功,官至《人民日报》副老总,位居中共副部级高位,现已退休多年。
  
周瑞金曾解释“皇甫平”既是“黄浦江评论”的谐音,又有“奉人民之命,辅佐邓小平”的涵义。由于为邓小平推动开放改革的南巡讲话造势,周被认为是中共高级官员和体制内最具改革思维的代表人物。也是胡、江、曾各方势力竭力争取的体制内的异议力量。
  
周瑞金为官有术,退休后在发表“异议”或“建议”时,非常谨慎,避免造成中共主政者的困扰。他一般避免接受媒体,尤其海外媒体的采访;在遣词用字上周会斟酌仔细,并文章刊登载体的精心选择等等。
  
海外学者认为,周瑞金目前已“不在其位”,因此,现在说的可能都是他自己的意见。也就是说,从“政治性”来判断,周瑞金文章的出笼,并没有任何政治背景。
  
这种模糊定位正是周瑞金的超值所在。
  
周瑞金以目前的“体制内”身份,说非政治背景的话更具有客观性,更能引导舆论方向。这种意见性舆论的冲击力被前政协主席李瑞环在一次内部会议中以批评中共的方式描述的淋漓尽致:“我只讲四句话,第一,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人对我们有意见;第二,从来没有这么多的意见;第三,从来没有这么多原来没有意见的人现在也有意见;第四,我们还不承认人家有意见。”
  
零六年初周瑞金撰写《改革不可动摇》一文,其背景据周自己透露是“(零六年)三月初,胡锦涛、温家宝表态,坚持改革方向毫不动摇”。但是在内地网路上招来了不少批评。由于江家帮搀沙子,把邓、江两人用“改革”的绳头拴帮在一起,而把胡温指出的医疗改革基本失败和教育改革弊端等倒江矛头由否江引到否邓的改革上,刻意把周瑞金树造成保邓、保江、保改革的死保派,宣称周瑞金的《改革不可动摇》是冲着胡来的挑战,给胡扣的是反邓反江的大帽子。这是江派势力企图离间胡、周并乘机收买周的舆论模式。
  
就在周瑞金批判“仇富”情结之际,胡温分别去了陕北和山东的贫困乡村过年,似乎是以身体语言应答周,可谓是第一次磨合。
  
06年年中,周瑞金发表了《越南改革值得关注》一文,赞扬越南以党内民主开始的政治改革,希望借此推动中共党内的政治改革和政治民主,受到不少保守人士的围攻和批评。但是,十一月二日,胡锦涛在越南参加APEC会议并对越南进行党政访问期间,肯定和赞扬了越南的改革,这等于为周瑞金解了围。胡、周磨合欲加有数。
  
周瑞金今年1月12日应邀到云南昆明,出席由云南烟草兴云投资公司与《二十一世纪经济报导》在昆明举办的“二十一世纪兴云讲坛”,作为主讲嘉宾,发表了《改革发展:期待新的二十八年》的演讲,提出了中共党史的“三个二十八年”说,并透露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战线和经济战线三次大争论的由来,提出了一些颇具洞察力的观察和提法,激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引起了震动。
  
但是江派控制的中宣部突然发难,彻底扼杀论坛,使得周瑞金不得不有所抉择。随后就有了对当前中国状况的五点概括新论,并以此解读为政治改革的急迫性表达,实际上就是把全面否定江的13年作为进一步政改的前提。
  
周明确的分割邓、江两人的改革绳绑,以否江而续邓的新姿态,十七大前夕与邓隔代钦定的接班人胡锦涛找到了交集。“皇甫平”似乎成为隔代辅臣。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江胡权斗升级 中南海频繁调动
中国医学博士生苦读六年拿不到学位 上网求助
关税致生产转移 沃尔沃电动车推迟对美交付
美宗教自由报告首次揭中共攻击神韵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