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官员:TIAF是当前推动经贸合作最佳平台

标签:

【大纪元2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林芥佑华盛顿六日专电)台湾、美国何时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两国经贸官员今天在华府一项研讨会中,对此议题看法有显着差异,但大家一致认为,美台“贸易暨投资架构协定(TIFA)”,是当前两国拓展经贸合作的最佳平台,已运作多年的TIFA获致多项进展,可视为台湾实现美台FTA的桥梁。

华府著名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今天举办美台自由贸易协定(FTA)研讨会,由东北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前美国在台协会理事主席卜睿哲主持。

台湾与会者有经济部政务次长施颜祥、台湾智库董事长陈博志、驻美代表处副代表邓振中、宇智国际顾问公司董事长徐小波等人,美方则有贸易代表署(USTR)的副助理代表艾特巴赫(Eric Altbach)、美台商会主席韩儒伯等。

施颜祥在会中表示,台湾是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市场,美国目前与许多国家谈判签署FTA,将使关税降低,台湾恐遭替代,另外亚太区域合作已是趋势,台湾必须强化与美方合作,因此从过去到未来,在战略与利益各层面,台湾都应该积极与美国争取签署FTA。

陈博志则强调,台湾遭到中共在政治方面的封锁,使台湾在国际社会形同政治孤儿,当前台湾经济已出现过度依赖中国市场的问题,若因此而使得台湾在政经方面都向中国倾斜,将违反台湾与美国的共同战略利益,而美台FTA就是重要平衡机制,他呼吁美国应进一步认知这个议题的急迫性。

邓振中也指出,美台两国为长期经贸伙伴,一开始台湾依赖美国,频繁要求美方开放进口,但后来台湾经济起飞,换成美国向台施压开放进口,他认为,两国经历这些彼此施压的过程,使彼此经贸更为开放。

他说,当前美台经贸关系迈向新阶段,双方需要进一步整合合作体系,而台湾在完成高铁、机场等各项硬体建设升级后,更具竞争力,签署FTA有利于美国,且为解决贸易赤字,FTA是有效手段。

而韩儒伯等美方与会专家回应,美国经贸部门正与许多国家洽谈FTA,台湾不是优先选择,而北京的压力持续,美国也认为台湾堆动FTA是基于政治动机,而非经济利益,因此美国企业界希望台湾先着力于解除两岸贸易的限制、推动三通直航等。

施颜祥对此指出,驻美代表处持续争取美国国会与地方政府、商会对美台FTA的支持,这些都是现阶必须持续进行的准备工作,另外,美台定期举办的TIFA会议,其中有许多与FTA有关的议题,例如投资协定、避免双重课税协定、政府采购等等,可以说藉由扩充TIFA,可成为未来FTA的桥梁。

美国贸易代表署助理副代表艾特巴赫也持相同看法,美方仍期待台湾立法机构能先针对美国关切的各项议题有所行动,目前最好作法是将重心放在TIFA会谈。

他说,几次TIFA会谈进展颇丰,包括智慧财产权保护、农业贸易开放、金融产业现代化、政府采购自由化、药品管制等议题,都有具体成果,因此他对今年即将在华府举行的新一回合美台TIFA会议,给予高度期待。

他也呼应韩儒伯的看法,指台湾因为政治立场考量,在两岸经贸上设有诸多限制,这些限制却都不适用于其亚洲或区域国家,这反而会让台湾处于不利经贸发展的地位,他说可以理解台湾的整体考量,但这就涉及“放弃何种利益、争取何种目标”的战略思维,这由台湾自己决定,但他呼吁美台两国当前还是聚焦在TIFA模式,才能有效强化彼此合作。

相关新闻
美国会议员提案支持美台自由贸易协定
黄营杉上任月余 立委担心他成“宗才怡第二”
美智财权联盟支持台美FTA 反驳美官员托辞
美议员要求与台湾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