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伟华:关于请求支持《民主论坛》的公开信

贺伟华

标签:

【大纪元4月11日讯】尊敬的台湾民主基金会民主先驱们:你们好!

惊闻民主论坛周转资金匮乏、陷入困境、无以为继,内心颇为震惊。作为洪哲胜先生的支持者,对洪老先生四十余年矢志不渝追求献身民主事业、深谋远虑的致力于大陆民主化启蒙与人道救济,内心钦佩感激不已;作为一位《民主论坛》的热心读者和作者,在此恳请台湾民主基金会一如继往的给予大力支持。

《民主论坛》不能垮,它是大陆民众的希望之光、民主之塔,是我们的“自由女神”,它寄托了人们太多的希望与向往;它珍藏了人们太多的记忆,它铭刻了人们太多的苦难与不幸。

曾经多少个日日夜夜,人们困守“孤城”、抗拒专制暴政;思考于孤陋寡闻与孤独,《民主论坛》成了人们力量的源泉、资讯的集散地,成了互相沟通、交朋结友的自由言论平台。海纳百川、兼容并储,《民主论坛》给了我们言论自由与思想自由的启蒙、给了我们理性精神与民主观念的启蒙。由此,人们得以清除几十年来根深蒂固的中共党文化,接受现代公民伦理与法治宪政思想观念。

记得就在不久之前,我投递了一篇有关中国民主统一的文章,请教于洪哲胜先生。老先生洋洋洒洒数千言,不辞辛劳的详细介绍着台湾的真实现状、台湾人民的内心渴望、台湾的本土文化与台湾的历史传统与习俗,我得以明白“去中国化”与“台独”等中共惯用关键词的误导性与片面性、得以超越于民族情感与个人主观意愿,更加理解台湾民众的自决与自治的愿望、理解台湾人民的主体价值追求与主流民意所在。

由此,我们进一步讨论大陆的民主化进程对台湾民主政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讨论中共政权对台湾民主政治的现实威胁,受惠于洪老先生的教诲,达成了广泛共识与理解,获得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讯。

“加油、努力!”是洪老先生用得最多的鼓励性口头禅。因为有了《民主论坛》,多少人由此百炼成钢,锤炼成献身于民主建政的栋梁之才;多少人由此成长为中共暴政无可奈何的“钉子户”。《民主论坛》的巨大贡献不可磨灭,洪哲胜先生的丰功伟绩举世共睹。

至今不忘的是,洪老先生寄来的第一笔稿酬,我无法用“震惊不已”表述内心的激情,握着手里的这张支票,简直就怀疑它的真实性。这可是四十多年来我第一次于现实生活中亲身感受民主社会契约伦理诚信观与强权暴政下商业欺诈的根本区别。早已习惯了被诱骗与愚弄、陶醉于鲁迅笔下的阿 Q 精神、只会埋头做事不抱幻想的我,终于有生以来不可多得的感受到一份真诚的肯定与无言的鼓励。

要知道,有多少中共官员及暴政走狗诅咒我等的乞讨街头;有多少热血志士、自由之魂穷困潦倒于人身依附之被践踏境地。民主论坛的稿费,对颠沛流离、食不果腹者,寄来了的不仅是雪中送炭的热情、生死攸关的能量与营养,更是一份从未有过的尊严与骄傲。热泪盈眶之下,内心洋溢荡漾的是无尽的温情、感激、虔诚与感恩。

只要条件许可,人们从不舍得轻易的将这珍贵的稿酬随意的挥霍,无论是购买生活必需品还是捐献于苦难,都在那飞逝的记忆里,铭刻这珍贵的一笔笔。这寄来的哪里是稿费?分明是海峡对岸人们的真诚与厚爱、无限的人文关怀与人道救济。而《民主论坛》就这样,用这珍贵的稿费,营救大陆自由作者、思想异端于苦难。

感谢台湾民主基金会的大力支持与关怀、感谢已逝的张胜凯先生无私捐献、感谢洪哲胜先生的无私奉献与忘我工作。洪哲胜先生老骥伏枥、志存高远。但愿《民主论坛》能够伴随洪老先生坚定步伐继续前行;但愿台湾民主基金会能够一如继往,成全洪老先生所代表的中国民主志士的心愿。我们《民主论坛》的全体读者与作者,翘首以待、渴望佳音。

公开信作者:贺伟华

2007年4月10日

——首发《全球化战略&突发群发事件》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贺伟华:由启靖“一家三口”的不幸遭遇想起
贺伟华:民权与人权、民间群体抗争与民主之辩证
诗魂力虹—监狱又如何囚禁你的灵魂?
“天灭中共”标语无处不在 官员避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