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风卅年不惜力 深情厚义护台湾

纽约台湾会馆理事长赖弘典医师的故事

人气 5
标签:

【大纪元10月9日讯】(大纪元记者卫君宇、朱江纽约报导)2007年,纽约联合国万国广场。在数千人群 “UN For Taiwan”的标语口号中,一位戴眼镜的斯文长者,一边安静而有序地安排一切,一边又仿佛置身境外,波澜不惊。

他,就是该次活动的总召集人,纽约台湾会馆理事长赖弘典医师。2008年仲秋的一个下午,赖弘典在他曼哈顿中城PARK大道的牙科诊所,讲述了他四十年来走过的路。

留学日美 牙医一生

赖弘典1940年生于台湾嘉义大林,1964年中山医学院牙医系毕业后,慕东京大学林一教授之名,赖弘典负笈东瀛自费留学。

到日不久,他赶上日本学潮。自小在戒严法下长大,他诧异于日本学生的自由,能够发表不满政府的言论:“当时的台湾政治环境下,人们之间不谈政治。(日本学生)那情景使我眼界大开。”

学潮愈演愈烈,转过年东京大学的研究室和实验室都被占领,赖弘典和导师商讨后,决定申请到美国念书。1967年8月,他来到乔治亚大学医学院读微生物专业,1969年拿到硕士学位。

也许是小时候常到表哥的牙科诊所玩耍耳濡目染,或许是听从父亲的建议选一个自由的职业,他还是想从事喜欢的牙医行业,就转往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攻读牙医学博士学位,其间在纽约与林吟珍小姐喜结良缘。


赖弘典牙医博士毕业时同太太林吟珍合影。(图片:赖医师提供)

随后,赖弘典通过牙医师的资格考试。在曼哈顿别的诊所打工之余,一日中午偶然看到曼迪逊大道一家犹太人牙医诊所要卖,问问还不错,就接手开始了自己的诊所。“开始病人多是日本人,后来同一幢大楼里的美国人也知道了。”


赖弘典伉俪在家中。(图片:赖医师提供)

赖弘典说自己和儿子“从来不会争吵”,只是讲道理。当初儿子学的是政治学,他亦随其便,后来儿子才渐对牙医有了兴趣。几年前,因赖医生一段时间身体不适,儿子代父照顾病人,开始了父子合作诊所的源起,如今父棒子接,子承父志,对从不勉强人意的赖弘典,是一个满舒心自然的结果。

赖弘典的诊所几年前购置一套十万美元的X光检测仪,低辐射,儿子加入后又使得全部仪器电脑接入电脑分析控制。他说牙医学的进步也很大,这些年来他每年或两年都要到各地去参加一些专业讲座,更新知识。现在年近古稀,仍然还能做牙科手术:“眼睛好,手不抖,还能做几年。”


赖弘典介绍诊所几年前购置的十万美元的低辐射X光检测仪。(摄影:卫君宇/大纪元)

经年以来,病人们都只是知道赖医生医技可以信赖,可能没有谁想到这位牙医师下班后的时间,和同伴们一起为台湾做了多少事情。

乡情出乎自然 卅年共护台湾

就读纽约州立大学期间,赖弘典,陈阿火一些台湾来的学生,课业之余常常聚在一起,谈论家乡的事情。

1971年12月29日,“台湾基督长老教会”发表“国是声明”,声明台湾人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命运。赖弘典读到高俊明牧师的演讲,内心很震撼,开始更关心台湾局势发展。赖弘典和他相识,高牧师后来因此被捕后,他很是不解:“只是建议一下政府重视民主人权自由,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当时,纽约恩惠教会里,教友们共同交谈关心台湾发生的事情,赖弘典说那段时间,他们籍由在美国感知到的自由勇气和启蒙,在海外组织了一次次演讲,透过这些电台送回台湾,鼓励启发台湾人民的自由思想。他们经常寄宣传文件给各地同乡,帮忙贴邮票、标签、整理通讯地址。可以说当时台湾的民主进程的推动,离不开海外人士的鼓励和支援。

藉同业间的联谊,提升医师们对台湾的关心,得到纽约的许登龙、许左龙和杨次雄等医师的赞同,并且得到新泽西的许盛男、樊丰忠、黄正雄等医师的支持,“大纽约区台湾医师协会”成立,赖弘典出任创会会长。多次举办义诊,服务贫民和社区。

“后来,在芝加哥的周烒明前辈与杨次雄医师筹划全国性的“北美洲台湾人医师协会(NATMA)”,“大纽约区台湾医师协会”随加入成为纽约分会”。但开风气不为师,在2008年年会中,赖医生为远道前来的医生们合影照相时说:“他们是北美的,我是当地的”,点无居功,平淡谦和。

台湾会馆20年 鞍前马后为社区

1986年,在黄再添召集下,第一次的台湾会馆筹备会议在赖弘典医师的诊所召开。87年,赖弘典等32余位事业有成的台湾人,每人出资$12,500,共筹40万美金,买下了现在台晚会馆的馆址,于是有了第一座美国台湾人自资设立的社区中心。

赖医师说,犹记那些年在台湾会馆,下班后常有许多台湾人的会要开,在这段埋头苦干的岁月里,看到台湾的时局日益变化,内心也有无限的欣慰。

赖弘典说台湾会馆成立时,已经有台湾人在社区开银行,得到银行的借款都很容易,但财务管理上没太在意,欠了不少款。92年,众力度过难关后,2002年,经由赖弘典联络,加之侨委会的斡旋,社区各方赞助,还清一切贷款和利息。

2004年,台湾会馆成立学生中心,专为儿童及青少年设立舞蹈和体操节目,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台湾会馆老人中心、社区与教育节目、文化与艺术节目等。这些举办的活动,也在不断得到纽约市政府补助和基金,使得台湾会馆正常运作,收支平衡。

历任台湾会馆六年理事长,赖弘典欣慰的表示:“现在台湾会馆无债无忧,经济运转很好,拓展为提供社区会员与居民多元活动与节目,是综合性社区中心,可以平稳传接下去。”

同许多台湾人一样,台湾海外网负责人蔡明峰先生认为赖弘典默默奉献,在后面出钱出力,遇到挫折,不屈不挠,不后退,坚守原则。他们共同的精神是爱台湾,爱台湾的民主,希望台湾国泰民安。

经年如一日 让世界了解台湾

自1992年“台湾加入联合国行动委员会(CATUN)”成立,迄今已十六年,其中赖弘典当了多年召集人。他说入联这些运动中更主要的是宣扬理念,让美国和国际社会上的人了解台湾。


十多年前,“台湾加入联合国行动委员会(CATUN)”筹备会中的赖弘典(居中者)。(图片:赖医师提供)

赖弘典医生说:“虽然中共一直在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既成事实(Status Quo)是,台湾有自己的领土,政府,军队,人民,货币和宪法。从台湾来的人办理签证手续,需要到台北驻各地的代表处,外国人到台湾也是同样,台湾2300万人民应该有决定台湾主权和享受国际社会的权利。”

像他写的一样:“我们海外同乡高举台湾入联的大旗,手不怕酸,脚不怕痛,人不怕少,路不怕远,从当初海内外一少部分人微弱的声音而今演变成全国运动,全民梦想。” “让台湾走入世界,让台湾为世界奉献心力。”

赖弘典医生说,虽然每年因中共阻挠,台湾入联被拒,但每年他们的诉求,像一次次启蒙教育一样,提醒世界人民台湾的存在, 唤醒台湾人民的自由民主的意识和勇气,珍惜和护卫台湾的民主价值观。他们也希望大陆人民早实现民主自由。

民调显示, 现在至少一半以上台湾人民的民意是赞成台湾加入联合国的,他说今后要靠本土的人们自发性的守护台湾民主自由。如今看到年轻人比他们更开放,他们没有受到过高压的体验,维护台湾自由更自然更本能,目前很乐观欣慰。

全侨民主和平联盟纽约支盟前会长郭静子表示:“赖医生是个大好人,对台湾,尤其是台湾入联,在国际上发声,他尽了他最大的努力。台湾入联难有大突破,这不是做法或能力的原因,主要问题在于中共的霸道专制。中共是世界上包括中国和爱好自由民主独立人格尊严的所有人的敌人。多关心对中共有清醒认识能坚守自由和传统普世价值的人群,中共倒台,台湾入联才有希望。”

朴素低调 坚持公心与道义   

脱下医生大褂,赖弘典换回的衣装朴实随便,哪怕是面对媒体采访。在台湾会馆时,他们的作风朴素不奢华,餐饭不铺张,不浪费。 在一次被邀为乒乓球赛颁奖时,他捧着奖杯笑眯眯的递给优胜者,就像给自家兄弟姐妹一样,平易自然没有做派。

2006年底,在台湾会馆的医生社区义诊时,在看到法轮功学员被活体摘除器官的报告后,他很自然的将一份当场递给一旁的林芳敏医生说:“你也看看吧。”

在法拉盛中共暴徒对法轮功学员暴力攻击,对于刘醇逸杨爱伦有失对法轮功学员的公道,以及罢免刘杨委员会成立之事,赖医生等人都表示惊愕和关注。他和黄再添在7月下旬,找到刘醇逸,表达了他们的观点:“对法轮功,我们不仅了解,我们还总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他说他也从自身长期受压迫的体会告诉刘醇逸,希望他理解同台湾人民长期被压迫一样,法轮功学员被压迫的心情。

“赖医生顾全大局,待人谦卑,做人周全”,新泽西台湾人笔会会长林兴隆博士说:“在法拉盛中共暴徒对法轮功学员暴力攻击后,赖医生对法拉盛暴力的厌恶及维护和爱好社会正义之心很明确”。林兴隆认为这些美德不只是他表面的行为方式,而是赖弘典生命本质的自然展现。

纽约大客家会顾问、前会长杨毓淑认为:“赖医生人品很好,对台湾很有奉献精神,虽然他很爱民主自由,但不极端,同时识大体,做事周全”。“在驻纽约台北经文处夏立言大使荣调回国前,为表达对于夏大使六年来维护侨社和睦的努力,赖弘典代表台湾会馆给夏大使送一匾“外交奇葩””,她感到赖理事长比较理性, 能得到更多不同背景人士的理解和尊重。

原乡人对故土的深情厚义  

和许多像他一样的这一代人,赖弘典历经高压恐怖和黑名单时代,也历经被孤立不解的对待。 三十年来,他们自发出钱出力,将西方自由民主理念的传播和启蒙思想,送回台湾。

一位谦和安静的医生,和同伴们在逆风中坚持了近三十年,不变不弃,意志不被消磨,为了故乡台湾的自由民主,他们付出了毕生岁月、心力和热忱。

2004年,赖弘典第一次回到阔别40年的台湾,他说失落感是有的,“连我以前总走的路都找不到了,只有以前教会的牧师还记得一点过去的事情。”

然而,近乡情怯,离乡情牵,当被问到“台湾”对他意味着什么时, 赖弘典说:“我不会回到台湾养老,台湾变成一个理想,一个梦中的故乡。”

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不作叶落归根之想,但却情愿承受数十年风雨,不计苦,不求报,深情厚义呵护故土的自由民主。赖弘典说:

“一位历史教授解释过原乡人的情结 ,很难说出的感情, 在什么地方出生,真的有为这片土地牺牲而心甘情愿的感觉”。说到这里时,他的眼中已经噙着泪水。

相关新闻
麦凯恩对美对台军售表示欢迎
马英九:目前无计划与胡锦涛会面
台美菲艺术工作者将合力演出“造林博物馆” 
金价重回900美元  专家:黄金避险价值大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