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强震震央三年大旱 证历史规律

人气 4

【大纪元5月15日报导】(中央社台北十五日电)曾预测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的中国地震局研究员耿庆国表示,这次四川大地震震央地区从二零零五年到二零零七年连续大旱,完全符合大旱后一年到三年半,出现芮氏规模六以上大地震的历史规律。

香港“文汇报”今天报导,耿庆国曾在一九八四年七月的“中国科学”期刊上发表论文“旱震关系与大地震中期预报”指出,从公元前二三一年到公元一九七一年,中国华北和渤海地区共发生六十九次规模六以上大地震,其中六十七次地震都是先大旱后大震,占地震总次数的百分之九十七点一。

论文提到,这些地震中,二十七次是震前一年大旱、十五次是震前两年大旱、十六次是震前三年大旱、九次是震前三年半大旱。

耿庆国说,大旱是中长期指标,距地震发生时间点达一年到三年半,但还可以用短期指标作更准确的预测,包括气压是否降到近年同期最低值,且连续数天偏低;温度是否趋于极高或极低;是否出现数十年一见的大雨等。

他表示,另外像是大批青蛙跳出来这类动物的异常动态、地下水位反常、地光现象等,都是可以参考的地震短期指标。

报导说,唐山大地震发生前,耿庆国在北京地震局工作,曾准确预测大地震,但因唐山接近北京,北京地震局担心引起首都不安,没有发出预警。

二零零六年,此事在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纪念活动中曾被媒体再三提及,呼吁当局记取教训。

相关新闻
三峡大坝诱发四川7.8级强震? 再引关注
大陆网友5月7日发出四川大地震预警
四川震级可能超过了唐山
北京随震重庆余震遭否认 百姓感无助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