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轮流限车进城十年 节能成效仍有争议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9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雅陵圣保罗特稿)巴西圣保罗市的“轮流限车制”又名为“尖峰时段行动”,是市政府用来限制汽车在街上行驶的措施,从一九九七年实施,最初的目的是要改善市内的空气品质,减少污染物质排放量,后来也产生减少市内主要交通干道在尖峰时段塞车和汽车使用燃料的作用。

二零零八年,圣保罗市的塞车问题恶化,尖峰时段创下长达两百六十六公里的塞车纪录。主因是巴西从二零零三年起经济起飞,带动汽车业发展,买车不再是少数人的梦想。为纾缓严重的塞车问题,圣保罗市政府也从六月三十日扩大实施限车制,禁止卡车在“繁忙的市中心”范围内通行。

圣保罗市政府的措施依照车牌的尾数,轮流限制汽车在上午七时至十时,以及下午五时至晚上八时开车上路,星期一车牌尾数一和二的汽车不能行驶,星期二轮到车牌尾数三和四的车辆,以此类推至星期五。公车、校车、救护车、载运生鲜商品的货车和残障人士座车等不受限制。

虽然圣保罗市的轮流限车制实施逾十年,但它对于节能减碳到底起了多少实质作用,仍存在争议。

很多人相信,轮流限车制对改善环境空气品质,减少污染物质排放量有帮助,但智利科学家希温特斯认为 ,藉由轮流限车减少大城市的空气污染,可能产生和预期相反的效果,因为调查显示,这项措施不但没有减少街上的车辆,反而鼓励民众购买更多汽车,以便使用不同的车牌,在不违反限车规定的前提下继续开车上路。

希温特斯认为,拉丁美洲人普遍贫穷,没有钱买新车,只能买老旧的二手车,结果制造出更多二氧化碳,而且也更耗油,反而令空气污染问题恶化,浪费更多能源。

关于这一点,也许不能完全套用在圣保罗市,因为巴西政府为鼓励民众购买新车,淘汰旧车,提供低息贷款并延长分期付款的期数,且交通局积极取缔排放黑烟的老爷车,所以在马路上看到旧车的概率已经非常低。

捍卫轮流限车制的人士还认为,这项措施可以鼓励民众发挥互助精神,比方同事可以互相约定,每天轮流搭一位同事的车上下班,理性使用汽车的乘坐量,并且尽量利用大众交通工具转载。

虽然如此,分析家认为,轮流限车的环保效应有限,对纾缓交通问题更已到了极限,除非配合改善大众运输和效法其他大城市的做法,鼓励民众使用干净能源的交通工具,限车措施才能真正达到节能减碳的目的。

相关新闻
休闲或通勤?单车定位不明无车日秀味浓
落实节能减碳 英法荷政策引导绿色运输
国际无车日推减碳 周锡玮骑脚踏车上班
节能减碳 台湾2大超商融入经营有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