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法合作教坊记 重现唐人宫乐图文化盛世

font print 人气: 6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宋碧龙台湾台北报导)由台湾汉唐乐府、法国甜蜜回忆古乐团合作联手编导的中国古典乐舞剧《教坊记》,于今(12)日举行抵台定装记者会。现场将南管乐舞撼世名画“唐人宫乐图”与“唐人𢭏练图”,以真人方式重现大唐后宫嫔妃与西方贵族艺术、音乐与舞蹈,交织出当时多元化的文化盛世。


“现场将南管乐舞撼世名画“唐人宫乐图”与“唐人𢭏练图”,以真人方式重现大唐后宫嫔妃与西方贵族艺术、音乐与舞蹈,交织出当时多元化的文化盛世。(摄影:宋碧龙/大纪元)

唐乐府创办人兼艺术总监陈美娥表示,“教坊记”故事以“景教(基督教)”东传为背景,从西方传教士观点,赞叹天宝年间大唐梨园教坊总都督雷海青(后世尊称田都元帅)碧海丹青的英烈事迹。


“教坊记”由法国团队“甜蜜的回忆古乐团”与台湾汉唐乐府合作联手编导的中国古典乐舞剧,将于30、31日在国立故宫博物院首演。(摄影:宋碧龙/大纪元)

甜蜜回忆古乐团团长Denis Raisin Dadre表示,这部剧讲到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在当时7、8世纪欧洲没有向大唐这么繁荣,所以他必须想像用什么音乐来表达,最后决定以柔和的乐器,比如竖琴等来呈现融合大唐的音乐。

汉唐乐府再度和法国“甜蜜的回忆古乐团”合作,动员台法演员18人,双方吟唱西方圣歌、弹唱南管古曲,激荡出南管戏曲新风貌。


汉唐乐府再度和法国“甜蜜的回忆古乐团”合作,动员台法演员18人,双方吟唱西方圣歌、弹唱南管古曲,激荡出南管戏曲新风貌。(摄影:宋碧龙/大纪元)

全剧融合南管音乐经典乐章,与法国九至十四世纪之音乐与宫廷舞蹈,交织出大唐盛世、艺术,及文化多元荟萃的丰富与壮丽。

汉唐乐府与法国合作“教坊记”,将在17、18日在高雄卫武营艺术文化中心筹备处预演,30、31日在国立故宫博物院1楼广场举行免门票首演,明年下半年赴欧洲各大城市巡演。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25日电)国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故宫夜宴”,欢迎企业团体夜宴故宫,可享专人导览故宫国宝的国宝夜宴、在乾隆皇帝书房“三希堂”宴客的餐食夜宴、与欣赏专业南管乐舞演出的南音夜宴。
  • 国际知名艺文团队“汉唐乐府”将表演注入台东特产的“福鹿茶”,预计5月16日演出“韩熙载夜宴图”,由古典仕女表演茶道。
  •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14日电)台湾汉唐乐府将编演南管乐舞“教坊记”,演出戏曲界祖师爷雷海青的事迹。与故宫博物院合作的汉唐乐府也将与法国合作,明年到欧洲巡回演出。
  • (大纪元记者林巧蓉台湾台北报导)跨国制作,展现唐朝盛世的华丽宫廷乐舞大戏《教坊记》将于10月30、31两天在国立故宫博物院1楼广场举行世界首演,藉由南管乐舞表演艺术,令观众再度神游于中国绘画艺术。
  • 继去年在北京故宫演出大型环境剧“洛神赋”,汉唐乐府今年10月把舞台移到台北故宫,演出宫廷乐舞大戏“教坊记”。这出大戏酝酿十年,演出戏曲界祖师爷雷海青的事迹,明年将到上海世界博览会及法国巡演。
  • (中央社记者翁翠萍台北12日电)台法跨国合作唐朝宫廷乐舞大戏“教坊记”,由台湾汉唐乐府与法国甜蜜的回忆古乐团舞者穿着唐朝服装演出,也将创作灵感来源的国立故宫博物院名画“唐人宫乐图”化为当代剧场。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