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国际储备货币议题 美元地位难取代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高照芬台北2日电)中国日前抛出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议题。美国国债11兆美元,经常账赤字扩大,是美元发展隐忧,但美国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资本市场开放,美元做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短期难改变。

20国集团(G20)峰会登场,重要议题包括改善国际金融市场监理、协助穷国对抗经济衰退危机等,中国等会员国提出成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议题也受到外界注目。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呼吁国际间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他建议,当致力推动SDR(特别提款权)的分配,以维护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的能力。

事实上,SDR是国际货币基金会(IMF)会计上记账的单位,在1969年由美元、马克、日圆、法郎、英镑等5种货币构成。每一单位SDR价值随着这5种货币汇率的波动而变动,SDR供会员国在IMF会计账上交易。

截至2008年底IMF的统计,在国际准备基础下,美国持有SDR的比例最高,达28.66%、日本9.31%、德国6.75% 、中国3.68%、法国2.97%、英国1.38%、意大利0.8%、韩国0.26%。

瑞士银行台湾区财富管理研究部主管萧正义表示,尽管周小川抛出以SDR取代美元的议题,但各国央行以美元做为主要外汇储备的占65%,欧元占25.5%,美元仍为各国央行最具信心持有的货币。

他分析,做为国际储备货币必须符合4项条件─经济体够大、资本市场深宽且开放、低通膨的市场环境,且为各国央行信赖。环顾世界主流货币,符合上述4要条的首推美元,其次为欧元,人民币还不成气候。

前中央银行业务局长、中国输出入银行理事主席李胜彦认为,有人认为“美国国力”已衰退,可能与二次大战后,日本及德国的快速兴起,加上欧元区经济体的成立有关。

他分析,近半世纪以来,美国国力只见增强,未见衰退;例如美国科技与研发执世界牛耳、教育环境及劳动力素质高、财经政策明快果决、美国金融业仍居世界领导地位等,构筑美国整体国力的基础。

李胜彦认为,此波金融海啸余波荡漾,美元或有贬值的压力;但美元具有先天优势,弱势美元有助提升美国出口竞争力,再加上“美元本位制度”下,美国享有印制美元特权,美元优势的国际地位,得天独厚。

不过,在美国政府债务负担过高及经常账赤字扩大下,美元的发展也有隐忧。

萧正义分析,美国去年国债高达11兆美元,光是一年利息支出即达4120亿美元,加上去年美国经常账逆差6700亿美元,财务负担沉重。一旦全球景气复苏,具有避险特色的国际美元,可能走贬。

他认为,周小川抛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的议题,充其量只是对于美元长期看贬发发牢骚,毕竟中国为美国政府公债最大的债权国。

总体而言,美国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资本市场够深、够广且开放,美国政府试图以扩张的财政政策引领全球经济复苏,美元依然为各国央行最信赖的主要货币,短期间美元做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仍难以改变。

相关新闻
奥巴马与英女王相见欢 伴手礼有巧思
G20峰会各国第一夫人秀时装
协助国际货币基金  20国集团拟大笔注资
李天笑:愚人愚己的“超主权货币”事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